第八十二章 西北望,射天狼(十三)(1 / 2)

加入书签

手持巨盾的铁甲武士再次靠近的城墙,他们没有向上攀登,而是快速向队伍两侧散去。沉重的巨木终于派上了用场,几名叛军一齐用力,把巨木的一端搭上了城墙。在这一瞬间,两三个抬木材的壮汉被射倒。但后排的叛军踩着他们的尸体跑过来,冒着城墙上的冷箭,将另一根巨木搭上了城头。

两根巨木在城墙和鱼梁大道之间构成了一道完美的斜桥。第三根巨木已经抬近,但那二十多名铁甲步卒们没耐心再等待了,他们跳上木桥,顺着斜坡冲上城头,然后是那些铠甲各异的家伙,大叫着,仿佛群狼扑食。一瞬间,叛军冲上来三十余人,其中有人呼喝了一声,横刀向北指了指,所有人立刻转身,快速扑向敌楼。

“来得好!”大牛带着一队弟兄迎了上去,双方立刻展开了激战。扑上来的这群铠甲和兵器杂七杂八的家伙阵型不整,但个个身手都不错。大牛捅死了两名敌手,身边的兄弟同时也倒下了两个。整齐的队形立刻出现了空档,叛军的勇士立刻抓住了这个转瞬即逝的战机,不顾生死地涌上前,将护卫们排出的阵型冲了个七零八落。

沿着巨木搭成的斜坡,更多的叛军死士涌上。有人被冷箭射中,居然在倒下的瞬间扑向了对手,抱着对方一同栽下了城墙。有人拎着兵器在狭小的城头以一敌二,居然丝毫不落下风。

“你在这掠阵!”

马文铭射出最后一支箭,将步弓丢给了三保。张锁十分尽责的赶紧持刀大步迈到了马文铭的侧翼。跟在铁甲步卒身后打头阵的这群死士个个都是死士,两军列阵而战,这些人起不到什么作用。在狭小的空间内捉对厮杀,这些人的杀人经验却比自己的弟兄们老到。

一个手持厚背砍刀的壮汉冲了上来,马文铭一个寸步前冲,在对方手臂刚刚抬起的刹那,用长刀刺破了他的喉咙。他快速转身,长刀顺着身体转动的力量从敌人的喉咙里拔了出来。血喷如泉,干扰了另一名叛军的视线,长刀贴着此人脖颈扫过,将头颅和铁盔一同扫上了半空。

“杀了他,杀了他!”

马文铭听见身敌人在大喊,接着,更多的人向他扑来。身边的弟兄陆续倒下,使得他一下子突入了敌军的重围。他砍翻正前方的敌人,却来不及后退。侧翼、正前、斜后,都有人高举着兵器冲过来。

张锁砍翻自己的对手,扑上前,用一面铁盾拼命地护住马文铭的侧翼。一把斧子,一柄横刀同时劈来,虽然没有把盾牌劈破,但也震得他两臂发麻。

“啊……”张锁口中发出声嘶力竭的叫喊,却不肯放弃自己的职责。他哭喊着,双手握住盾牌,拼命向外挤,单腿竭力站稳之后,另一只脚使劲的前踢。忽然,他感到前方压力一轻,一名敌人从眼前消失。另外一人惊恐地看着他,嘴巴张得可以看见喉咙里的小肉垂。

张锁嘿的一声,收回了装着钢刀片的军靴,双手继续前顶,然后又猛地从盾下踢出一脚。这是马路上打群架的阴损招术,在两军阵前依然有效。战靴前段传来一股巨大的阻力,敌军惨叫着,仰面朝天落下城墙。

“保护将军,保护将军!”张锁大声冲亲兵们叫喊。他再也没时间在计算自己杀死了几个敌人。他是亲兵队长,平时吃穿住宿都比其他人高,但如果在两军阵前看着主将战死,按军律,所有他和所有亲兵都要殉葬。

这段城墙的地方很窄,战况却是无比的激烈。一名敌军倒下,鱼梁道上立刻涌上新的一人,接替他的位置。一名守军倒下,双方为了立足之处,还要经历好一番厮杀。在现场的明军都是挑选出来的,身手都不错,但敌军的打法太凶残,几乎是在以命换命,连续有人被砍翻或者推下城墙。

终于,敌人已经控制了鱼梁道所对的半面城墙,但小半面城墙和整个敌楼还在自己人手里。冲上城墙的敌军在指挥下正在拆除两段城墙之间的沙包,高夫帅在另一段城墙上试图组织人手阻拦,却被顺着云梯攀援而上的敌军死死缠住。

“大伙向我靠拢,把他们赶下去!”

马文铭站在城墙上举刀高呼。他全身上下都是红色,不知道有多少是自己的,有多少是别人的。张锁举着一面盾,一把刀,站在他的左侧,三保也从敌楼冲了出来,拎着把横刀站在了他的右侧。二人身上也挂了彩,但脸上的笑容却豪情万丈。

“向马将军靠拢,把敌人杀下去!”

有些零散的袍泽一起举刀大吼,快步上前,挤到了张锁和三保中间,并成一排,大喊着向敌人挤压过去。刀盾并举,彼此呼应着,将眼前敌军逼退数步。

弟兄们陆续挤上前,挤在这个已经形成的团队侧后,形成个小小的方阵。方阵来回移动,推倒一个又一个敌人。周围的空隙渐渐加大,更多的人冲过来,填补袍泽用生命换回来的空间,一寸寸地夺回失去的城头。

远处的几处城墙也有敌军爬上,守城的明军求援。马文铭脱不开身,只能尽力催动方阵,争取尽快解决眼前的战斗。但形势发展却不如他们所愿,不断有新的叛军士卒通过巨木搭成的斜桥冲上城头。那道叛军用人命堆出来的斜桥虽然简陋无比,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