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颜氏之乱(1 / 4)

加入书签

五月初二,晨,城东长乐门外,铁甲军大营。

“难道魏将军还无法决断麽!怎倒像个女人?”帐中一人怒气冲冲,质问刚进来的魏霖。

“司马将军,此事须从长计议啊!”魏霖眼中布满血丝,显是一夜未睡。

“从长计议?大将军已经被害死了!”司马涵激动不已,一掌拍在桌上,“大将军为人一向宽厚仁和,忠心耿耿地为瑞朝征战一生,到头来非是死於战场,反而死在几个龌龊太监之手!你听听!这就是颜家子孙们的哭声!今天是大将军,明天就是飞赤将军!”

“司马将军说得对。”营帐中又进一人,“皇上摆明是鸟尽弓藏,兔死狗烹。漠远大捷才过几个月,皇上就开始诛杀功臣。今日是颜家,明日就杀到我们头上了。”

“潘将军。”司马涵与魏霖同时行以军礼。

“如今时不我待,容不得再犹豫了。”潘才厚来到桌前,上面摊放著一幅寒烨城防图,“我们须早下决断,否则便来不及了。你说呢,魏将军?”

魏霖双手握拳,咬牙道:“不错,魏霖绝不敢忘飞赤将军的救命之恩!”

“好!如此便定下了!”潘才厚转向司马涵,“纪湛云那有消息麽?此战若是飞赤营也能加入我方,胜算大增。”

“唉!难啊!纪湛云那小子,如今也是进退两难。”司马涵摇头。

城西安定门外,飞赤营。

飞赤营副将纪湛云独坐帐中,桌上摞著一沓书信,此刻他心里的两个念头正展开一场激烈的对决。

纪湛云本是屯骑校尉柴雄之子,九岁那年父亲战死於宾延会战。家道中落後,当时的京兆尹纪怀臣念在与柴雄的故交上,收养了他。纪怀臣膝下只有一女,於是对他百般关爱,如视己出,希望他将来能走上仕途。可纪湛云体内流著生父柴雄那种征战沙场的热血,又因为从小就混迹於兵营中,所以他十四岁便入了後世被称为“万骑之王”的飞赤营,一路南征北战,杀敌建功,如今已有四年。他从军以来一直追随飞赤将军颜召荣,对颜召荣的赫赫武功无比敬仰。作为飞赤营的副将,颜召荣在他心中便犹如一面永远不倒的旗帜。

此时颜家突遭巨变,纪湛云心中犹如刀绞。他曾动过无数个念头要领著飞赤军杀进离天大牢,救出颜召荣。然而纪怀臣与纪玄月招他回府的书信每天多达十余封。他若是劫狱,纪家定然株连全族,这是他无论如何也不想见到的。

一边是待自己如亲子、恩重如山的纪家,一边是自己从小崇拜的飞赤军的灵魂。这两股强烈的情感几乎将纪湛云的心撕成两半,他只觉身心如坠迷雾,完全不知所措。

长乐门外。

潘才厚与魏霖并骑两匹栗色骏马。

“潘将军,有一事末将如何也猜不透。”魏霖侧头问道,“司马将军既非大将军旧部,也非飞赤将军旧部,为何他这次却首当其冲,甘冒此险呢?”

同时,秋风殿。

颜泽芸缓缓道:“其实司马涵才是你舅舅颜清的长子。”

“什麽?”太子难以置信地问,“难道,舅舅在娶舅母前,已有家室?”

“家室倒算不上,司马涵是你舅舅的私生子。”颜泽芸把玩著手里缺了一角的玉杯,玉杯在手中旋转,宛如岁月倒流。

太初十四年,颜清奉诏征讨河谷羌,大破营寨,斩敌八千,俘虏三千,俘虏中多为羌族女子。回寒烨後,朝廷照例把俘虏分给有功将领作为奴婢,其中抵羌一个小王的女儿悉赛斯便入了颜府。几月後,悉赛斯有了身孕。当时颜清在朝中的威望蒸蒸日上,许多王公贵族都欲把女儿下嫁与他。於是颜清在外置了座宅院,将悉赛斯藏在那。後来悉赛斯诞下一子,化名为司马涵。颜清待母子二人很好,但凡不是领兵出征,每月总要前去探望他们。他迎娶安阳公主之後,依然对悉赛斯母子念念不忘,时常偷偷前去看望,且任何人都不知道司马涵与颜清的关系。

後来司马涵长大,颜清让他投军,却不让他投在自己军中,而是让他投在护国将军顾尧卿麾下的一支铁甲军。这支铁甲军常年镇守寒烨城东门外,从不奔赴战场。颜清时常对司马涵说,为父一生谨小慎微,如履薄冰。然而伴君如伴虎,将来如若有一天,颜家大树将倾,你要站出来帮你的兄弟们一把。司马涵紧记父亲的话,之後以自己的实力,晋升为铁兵校尉,掌铁甲军。

“舅舅的心机真是太深了!”太子深感心悦诚服,“这一棋子竟布置了长达二十余年!”

“你舅舅是个极为谨慎的人,司马涵的事我也是刚刚知晓。”颜泽芸长叹一声,“可惜颜清昨夜……”

“这司马涵真是的,早些动手的话,舅舅也许就不会死了。结果他到现在还没来。”太子埋怨道。

“你错了,你舅舅被赐死的消息如今遍传城中。他为大瑞征战一生,在军中、在民间威望极高。他一死,定有人为他喊冤,此时再发兵,才得人心。”颜泽芸自己也不得不承认,此时颜清的死无疑是有助於他们的大计。“你舅舅一直精心谋划,连死都是为了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