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五章 各方打算(3 / 3)

加入书签

到黄承彦帮口时,刘晔问是否徐庶已然说动了黄承彦,徐庶自然道是。

周瑜一直静静听着,并不插言。对于刘表的反应与最终推脱没有答应,他都并不意外,这本来便是早有预料到的。让他稍有意外的是没想到刘表会拿气运来推脱,这倒是他先前绝对没有想到的。也是古代与现代的思想差异,现代早不拿那些当回事了,但现在却是很把这些当回事,而且是非常重视地来看待。一些自然灾害都会安到鬼神与天地气运上,认为是上天对统治者的警告与惩戒,个地震,三公中就得有一个要引咎辞职,以平息上怒。

待刘晔讲罢,周瑜道:刘表竟拿气运之说来推脱,这我倒是未有想到,不过他既拿此来说事,我们便给他造个气运,让他再没理由来推脱。

徐庶问道:公谨有何妙计?

周瑜神秘一笑,却不先说,卖了个关子,命人去请襄阳的秋毫负责人来。不多时,人请至,周瑜召其近前来,细细嘱咐了一番,那人领命而去。

刘晔与徐庶二人在一旁听罢,皆赞好计。徐庶又将周瑜要挑动襄阳学宫的学生联名上出,刘晔听罢,不由大赞道:公谨果然妙计,此计一出,才是当真逼得刘表绝无二路。他不答应也得答应。我本来还欲去游说侧氏兄弟与蔡瑁,现有公谨此计,那便不需我去费唇舌了。

周瑜向徐庶道:元直,你晚上去与孔明他们说计时,也把我们的祥瑞。加进去。

徐庶道:这是自然,有此祥瑞。显现,襄阳承运,那就更加完美了。

三人又商谈讨论了一阵儿,待外面天色将晚,徐疟告别了二人,前往诸葛亮府上去赴会。他策马而行,赶到时天还有些微亮,但庞统已在,不过其他人却还皆未到。

徐庶心下忍不住对黄承彦有些腹诽,他从刘晔那里得知,刘表府上的酒宴早已结束。按理刘晔都把消息带回来了,黄承彦想必也该一散宴后就来诸葛亮府上告知消息,不想他却人影都还未见,也不知跑哪儿去了。

直到天色全黑,石韬与孟建陆续到来,黄承彦最后才姗姗而来。徐庶对此也无话可说,其他人都不知刘表府上为赵歧设的接风宴早已结束,见黄承彦此时才来,便以为是现在才结束。都并无埋怨,也没心思埋怨,都等得很心急,黄承彦一到,便摧他快快讲来。酒宴结束时尚早,天还未黑,黄承彦便先回了趟家中。昨晚他在庞德公的山居中没有睡好,回家后补了一觉才至来迟。他到现在才来,也是心有歉意,见众人都已等得着急,也不废话,坐下后茶都未喝一口,便将宴上之事详细道来。

徐庶早已知道,但从刘晔与黄承彦两个人的口中分别讲来,自也有所不同。

众人听罢,知刘表没有答应,都有些失望。他们全都是杰出之士,也了解现在的天子情况,都听得出来刘表请天子决断的话乃是推脱之言,自然是不想答应此议。

众人纷纷言,有怨责刘表的,有想办法要怎么样才能让刘表答应的。但最后都皆无良策,只要刘表拿此冠冕堂皇的理由来推脱,他们也不能因此去指责刘表。况且他们几人皆是白身,便是指责,说出的话也毫无重量,恐怕连面见刘表都是个问题。

徐庶适时地道:我有一计,或可迫刘荆州答应迎天子迁都之议。

计将安出?众人忙问。

徐庶便将周瑜的计策详细道来,散播祥瑞消息的,他也谎称是派自己家仆。

众人听罢,皆道妙计。把徐庶好生赞誉了一番,让徐庶心下脸红愧对不已。计是好计,可却不是他想出来的,而是周瑜的。听得众人的赞誉之词,心下不由更加佩服周瑜此计。

黄承彦则惊道:元直你此计也太大胆了,简直就等于去挑动襄阳学宫的学生去造刘表的反。不行,我不能让你们这样做。你们难道忘记党锢了,可知失败的下场是什么?

他是襄阳学宫的博士祭酒,对学宫及其学生们自是有一份特别关心。

黄祭酒,你且放心,刘荆州并不是五宦侯与十常侍,他做不来那样的事!徐庶还未开口,诸葛亮已抢先宽慰黄承彦道。他也是看透了刘表的为人与本质,知刘表绝做不来那般狠手镇压,此计简直就是吃定了刘表。

只是,此计却实在不像是徐庶所想。诸葛亮对此到是有些怀疑,但却也未明言问出,只是细心观察。

例求订阅,订阅好惨淡的说,大家伙帮帮忙,还请尽量支持正版,用不了几分钱的。这章五千字,再求下月票,双倍月票还有七天。一票当两票,大家不要错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