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章 崔岳林畅说楚汉 任雅湘纵论三国(1 / 3)
任雅湘和崔岳林离开长安的时候,立志放弃功名,淡泊仕途,到夷族当中传播儒学。营州是广泛接触夷族的边镇,能与契丹人、涑末人、室韦人、奚人、突厥人、等几十个民族直接或间接交往,所以他们决定到营州来谋发展。到营州半年来,又着重对契丹人和涑末人作了祥细考察,认为契丹三大酋首都是急功近利的莽夫,而涑末部王爷大祚荣才是胸怀大志的英雄,涑末部比松漠府更具有崇尚文明的倾向,就把涑末部作为教化的对象。正在想方设法要接触大祚荣的时候,发现大祚荣张榜求医,便乘机上门行医,与大祚荣相识相交。大祚荣邀请他们到王府任教,正是他们求之不得的,就爽快接受了大祚荣的邀请。
大祚荣认定任崔二人与营州官场上的汉人大不相同,这两个人不仅饱读诗书,而且品格高尚。能与这样的汉人结识,大祚荣甚感欣慰。大祚荣不仅自已甘心作两位青年人的学生,而且把妻子高贞玉、两个妹妹大山桃和大山杏、三弟大野勃、养子张雨生、长子大武艺、次子大门艺,三子大勃昌、女儿大金花、大银花,都组织起来,年长的四十多岁,年幼的只有一岁多,都来拜二位先生作老师,一起学习儒家经典。
这天涑末王府学堂开学。学生列坐于下,老师端坐于上。
大祚荣道:请两位先生不吝赐教。
任雅湘道:能和王爷一家人一起切磋学问,真是荣幸之至。孔子讲学,重在讨论。我们也采用讨论的方法。王爷一家学习经典,不是为了考取功名,而是为了体察中原文明,以利于将来重振故国家园。我们就着重讨论历史和兵法。
崔岳林道:王爷向我们学习经典,我们也要向王爷学习武功。我们学武功也不是为了上阵杀敌,而是要了解两军对阵的要领,好为王爷出谋划策。
大祚荣道:我们上午学文,下午习武,让三弟野勃和雨生、武艺、武门几个晚辈都成为文武兼备的人才。
妹妹大山杏叫道:大哥好偏心,怎么光说男不说女。我和山桃,还有嫂嫂和侄女,就不能文武双全了?
大祚荣笑道:当然能啊,也包括你们。
任雅湘道:这样最好。我们每天上午就从chun秋和史记讲起,然后再讲孙子兵法和三国志。
高贞玉道:从前高句丽国的老人都会讲三国故事。我小时候听过好几遍,全篇都是饶有趣味的英雄传奇。二位先生可不可以先讲三国,这样最能唤起孩子们学习的兴趣。
任雅湘道:王妃的提议很好。读史书没有一定之规,可以先远后近,也可以先近后远,还可以先中间后两端,或是先两端后中间,关键在于融会贯通,领会真谛。我们就先从三国志讲起。
此后,每天上午大家一起讨论三国,下午又一起演练刀枪弓箭。王府中书声笑声不绝于耳。路人都说,涑末王就要汉化了。
这天,大祚荣要去城北营地巡视。二位先生也想到营地看一看部众的生活。三人一起出城。
三人在猛安谋克巡视过后,在原野上信马由缰,自然又纵谈起天下大事来。大祚荣想要让两位先生多讲讲治世之道。两位先生则想乘机进一步了和确定大祚荣的志向。所以话题很快就转到天下英雄上来。
大祚荣道:三国演义,英雄辈出,各展雄才,让人激动不已。不知我什么时候才能象他们那样驰骋天下,大展平生之志。
任雅湘道:王爷说的不错。汉末三国的历史,就是一部英雄史。正所谓时势造英雄。天下大乱,群雄争霸,才能有英雄大展风采的舞台。三国纷争几十年,众多英雄,各有特se。后来人崇拜的英雄各有不同。有人倾慕诸葛亮的智慧,有人敬仰关羽的忠义,青年人争相模仿的是少年统帅周瑜,老年人津津乐道的是沙场老将黄忠,。请王爷说一说,你最羡慕三国中哪位英雄?
大祚荣道:三国英雄,众多豪杰,各有千秋,都很迷人,我看最引人注目的还是三个领袖人物:雄心勃勃挟天子以令诸侯的魏王曹co、坐镇江东享尽地利的吴王孙权、招贤纳士顽强奋争的蜀王刘备。
任雅湘道:三位领袖确实是三国的核心人物,众多英雄是围绕着他们各展风采的。曹co孙权、刘备确实都是威赫一时的统帅。在这三位领袖当中,王爷最想学的是一位?
大祚荣道:我屡遭劫难,天时不佑,学不得曹co;离乡背井,失去地利,也学不得孙权;虚度半生,漂泊未定,只有学做刘备了。
崔岳林道:王爷志在东归故国,重振家园。正象取得蜀地之前的刘备。可是,依我看,海东之地依山傍海,土肥林茂,人杰地灵,四展无限,八面可进,远远胜过西蜀汉中,王爷有这样好的地域,应该超过蜀汉刘备。
大祚荣道:蜀地虽然不如海东,可是刘备有孔明辅佐,才能够成就大事。我却孤掌难鸣,步履维艰。要是能学得刘备十之二三,就谢天谢地了。
崔岳林道:王爷要是决心重归海东创建大业,我二人愿学孔明追随左右,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大祚荣大喜道:二位先生要肯与我同赴海东,我们一定会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