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章 崔岳林畅说楚汉 任雅湘纵论三国(2 / 3)

加入书签

造出比蜀汉更辉煌的业绩。

任雅湘道:我们只不过是给王爷运筹帷幄出谋划策,择略决策致胜千里还要靠王爷。

大祚荣道:其实我早在盼望这一天。还记得你们给先父开的药方吗?那上面早已经明明白白地告诉我,你们两位就是孔明庞统一样的人物。

任雅湘道:药方上怎么会有这种内容?

大祚荣从怀中掏出药方,说道:这上面分明写着,任雅崔岳,卧龙雏凤。

任雅湘接过来,反复看了半晌,说道:这都是草药名称,当归、党参之类,并没有王爷说的那八个字。

崔岳林接过来看过,说道:想必是王爷看花眼了。

大祚荣道:怎么会没有,那不是分明写着吗?不是写在表面,而是藏在字里行间。

任雅湘道:我明白了,王爷是仙师的弟子,有接受玄秘信息的功力,而我们两个却没有。

崔岳林道:王爷法眼洞开,明察秋毫,我们不能及。

大祚荣道:其实我也是半猜半悟。因为我在仙人台上学道时,还有半盘棋没有学完,就出山归国了。仙师说我的功力只有九成九分。

任雅湘道:这恐怕也是天意,不然王爷就成仙了,就不会有东归复国这一系列烦恼了。

大祚荣道:就算达到十成,也还是凡人,离成仙差得远了。现在有你二位辅佐,我就可以达到十成了。

任雅湘道:鼎有三足,所以立得稳。我们为王爷左右扶持,也可以稳co胜算。

大祚荣道:过去我是孤掌难鸣,现在有了卧龙雏凤,我这刘备可以大展雄心了。

崔岳林道:王爷以刘备为楷模,把我们二人视为孔明庞统,我们甘愿竭力效命。可是,蜀汉兴也匆匆,亡也匆匆,不能算是好的楷模。王爷要成就一番大事业,不能限于汉末的刘备,应该学大汉朝的开山之祖高祖皇帝刘邦。

大祚荣道:大汉朝威振海内外,至今让人感慨万千。请先生给我讲一讲刘邦。

崔岳林道:秦亡之际,楚汉相争。项羽有勇无谋,不听范增之言,满足于西楚霸王的虚名,马放南山,刀枪入库,嬉虞姬而失天下。刘邦却重用萧何韩信,深谋远虑,不露锋芒,退避汉中,休养生息,积蓄力量,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奇兵出川,短短三年,就灭项羽于垓下,终于创建大汉帝国,传世四百余年。王爷要干大事业,就要有刘邦那样的气度和远见。

大祚荣道:过河凭船,行船靠风。有你二位作萧何韩信,我自然愿意学做刘邦。

崔岳林道:学刘邦最重要的是学他的豪迈气概。王爷知道汉高祖的大风歌么?

大祚荣道:八岁时听洪云仙师讲过,多年不诵,现在已经记不全了。

崔岳林道:汉高祖刘邦的大风歌,只有二十三个字,却大气磅礴,撼天动地,堪称千古帝王的绝唱。王爷要成大事,不妨经常唱一唱大风歌。它会让你气概冲天,豪情万丈。

大祚荣道:好啊,请先生教我。

崔岳林高歌道:大风起兮云飞扬,------

祚荣和崔岳林合唱: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三人合唱:大风起兮云飞扬,------

这天清晨,大祚荣在王府院中,和三弟大野勃一起练晨功。这是大祚荣每天早晨必做的功课,专门对三弟大野勃和义子张雨生进行训练。大祚荣对这两个人的成长特别关注。张雨生是张大虎的遗孤,大祚荣曾对天发誓要把他培养成一代英雄。大野勃是大祚荣的小弟,xing格幽默豁达,凡事都不太在意,平时总爱把正经事当成笑话来说;五岁随部西迁,历尽磨难,长兄大祚荣对他最为疼爱;十五岁父母双亡,幽默中又渗进许多凄凉,说出话来常常让人哭笑不得。可是大祚荣却最能理解这个小弟,一心要把他培养成栋梁之材。大祚荣正在看着三弟和义子练对攻,天上有雁阵飞过,空中有雁鸣之声传来。

大祚荣仰天叹息道:大雁可以南来北往,ziyou飞翔。我却只能在这小小庭院中教导弟和子。不知何时才能风起云扬,威武还乡!

任雅湘在身后说道:豪杰不和叹息结伴,英雄不与伤感为伍。如何才能东归故国,怎样才能重振家园,这才是王爷应该考虑的大事。

大祚荣道:先生说得很对。这正是我感到漫无边际、毫无头绪的难题。

任雅湘道:刘备奔走于江汉之际,也是焦头烂额。但是他在困境中能够看到光明,敢于接受诸葛亮对天下大势的分析和判断,洞察到北魏和东吴不可速灭的形势,确定了三分天下争其一的战略,才能有后来蜀汉的辉煌。

大祚荣道:请先生效法诸葛亮,为我分析一下当今的天下大势。

任雅湘道:讨论当令天下大势,不妨先从营州说起。营州这个边关重镇,暗流涌动,形势非常复杂。在王爷看来,营州现在是谁家的天下?

大祚荣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宾,莫非王臣。营州自然是大唐的天下,都督的地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