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四章 释仁贞游历中原 大乙夏聘问突厥(2 / 3)

加入书签

相所议甚好,想必已有预防之策?

任雅湘道:所谓预防,最好是有股力量在旁边牵制。当今能与大唐抗衡的,唯有突厥。基下要防大唐违约,可以借助突厥的力量。

高王道:三年前黑水部聘请突厥吐屯官时,曾向孤王通报,有意约震国同时聘问突厥,孤王没有答应。驻在黑水部的突厥吐屯官曾要求来敖东城聘问,孤王也没有答应。现在主动与突厥联络,是不是有些唐突?

崔岳林奏道:友好沟通,随时可行。震国与突厥虽无往来,却也没有仇怨,基下不必多虑。

高王道:借助突厥来牵制大唐,是个好主意。那么派谁去突厥聘问较为合适?

大乙夏心想,要不是父亲教唆李明启yin谋分裂,也不会有预防大唐之说。这都是父亲造下的恶果。聘问突厥,可以弥补父亲的罪过。这件事理应由我来做。

大乙夏上前奏道:臣愿去突厥聘问,以补家父之过。

高王道:说说你去的理由。

大乙夏道:聘问突厥,是为了牵制大唐,却又不是为了与大唐为敌。臣能掌准这个分寸。此次聘问,不是例行礼节,而是要达成相互声援的协议。臣是王室成员,可以受到突厥可汗的重视,不至虚行。此前震国与突厥无往来,此行必有风险。臣是王室旁系,不会被扣为人质。突厥骑兵纵横天下,所向无敌,必有练兵秘诀。臣是骑兵大将军,可以暗中考察其奥妙。这些有利条件,别人都不具备。

高王道:说得好!就派你去。你此去不仅是友好沟通,更要细心考察突厥骑兵状况,回来后为增强震国骑兵的威力做些贡献。

大乙夏道:臣绝不负基下厚望。

大乙夏领了王教,回府与家人告别。

母亲侯淑英说道:你父亲做了和尚,要去中原游历,或许今生再难相见,你顺路送送他吧。

释仁贞和尚遵照正觉法师的教诲,离开正觉寺,启程去中原大寺游历。出发之ri,大武艺和张雨生前来送行。

大武艺道:父王让侄儿转告叔叔,到了中原,不仅要学习佛经释书,还要考察文化民俗,回来之ri,为繁荣震国提些好建议。

释仁贞道:我已循入佛门,做了佛家弟子。僧人不问红尘之事。从此以后,贫僧也不再过问红尘之事,震国也好,大唐也罢,都与贫僧无关。

张雨生道:基下赠送一些银钱,请二王爷收下,做路上费用。

释仁贞道:和尚不贪财帛,却不拒绝布施。银钱我收下。请王子们回去吧!

大武艺道:中原地广无垠,佛山万里迢迢,二叔把我们的马匹带走吧,也好省些脚力!

释仁贞道:和尚云游天下,都是靠两只脚,要马何用?

大乙夏出使突厥,与父亲结伴而行。释仁贞不肯乘马,大乙夏也步行相陪。

这ri过了夫余府,释仁贞道:我要取道幽州,你要取道室韦,方向不同,这此分别吧。

大乙夏叩头道:儿子不能远送了,请父亲自行珍重。

释仁贞道:这里没有父子,只有游方和尚和震国使节。你此去突厥,责任重大,务必jing心在意,不要辜负了高王重托。

释仁贞说罢,头也不回,放开大步向前走去。

大乙夏和随从们立马相送,直到释仁贞消失在荒野之中,才拨向西而去。

东突厥汗国曾经是大唐北方劲敌。唐高祖李渊和太宗李世民都曾向东突厥天可汗称臣纳贡。可是自从太宗皇帝李世民派大将李靖北征黑山,击溃了颉利天可汗以来,东突厥汗国已经沦落为大唐的藩属国。后来东突厥汗国的薛延陀可汗虽然又与大对抗,却不到二十年就瓦解了。

大乙夏来到东突厥汗国时,看到的是大唐瀚海都督府管制下的各自为政的部落,突厥可汗的大帐已经名存实亡。突厥汗国势力最大的是回纥部。大乙夏便来到回纥部的乌山大帐,向回纥大酋长骨力斐罗请求接见。

骨力斐罗大酋长正在东征西讨,忙于接管东突厥汗国的地盘。听说东方的渤海国派王子来访,大酋长十分高兴,当即从前线返回乌山大帐,来会见大乙夏。

大乙夏向大酋长说道:渤海国高王基下愿与回纥大酋长联合,共同防御外来的威胁,希望大酋长合作。

骨力斐罗道:本酋长志在统一东突厥各部,建立回纥汗国,愿与渤海国友好相处,共同防御室韦和契丹。

大乙夏问道:契丹和室韦不足以成为你我两国的劲敌,主要的威胁可能会来自大唐。

骨力斐罗道:东突厥本是大唐藩属国,历来接受大唐册封。将来回纥汗国也会向大唐皇称臣讨封,对大唐并无忧虑。

大乙夏道:祝愿大酋长早ri立国称汗。我入贵境以来,人们都说大酋长兵强马壮,天下无敌,令人钦佩。我想随大酋长到前线看一看回纥部英勇的骑兵,还望大酋长恩准。

骨力斐罗道:人们是这样说的吗?欢迎大王子对本部骑兵进行指导。

大乙夏见回纥大酋长一心附唐,无法完成联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