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六章 张文休长安访贤(2 / 2)
唱得热泪横流。
张文休在厅前听到悲怆的歌声,不禁停住脚步,向大宝方说道:看来崔老师此刻心情很不好,不如改天再来吧。
大宝方说道:既然来了,就要见个面,不能不辞而别。
这时崔宗之在房中叫道:是大宝方王子来了吗?快快请进。
大宝方应声而入,向崔宗之行礼问安。
崔宗之道:仆人来报,说大宝方王子带了个新朋友来求见。我和李学士就边唱边等,请不要见怪。
大宝方道:我来给崔老师引见。这位是渤海国大内相张文休,也是我的姐夫。
崔宗之笑道:原来是渤海国的大相国,真是贵客,欢迎欢迎。我也给你们引见一下,这位是李白大学士。
张文休惊喜道:是谪仙人李白吗?恕我有眼不识金香玉。
李白笑道:李白只是酒中狂人而已,不敢当渤海国贵客称赞。
张文休诚恳地说道:张文休今天来见崔老师,正是想请崔老师引见李谪仙。不想竟能当面撞上,真是运气当头,天公作美。
崔宗之笑道:既然如此,我们就顺应天意,把酒同乐。
四人重新入座,举杯相庆。
李白问道:不知张相国来找李白有何见教?
张文休道:张某虽然是小国臣子,却早就仰慕谪仙人高风雅气。此次来长安,就想一睹谪仙人风采。今ri如愿以偿,真是幸运得很。
李白笑道:你是为蛮文诏书来寻报复的吧?来的早不如来的巧。过几天我就要离开长安,你再想报复可就晚了。
张文休笑道:正是蛮文诏书让我格外起敬。谪仙人这样的大才是凤毛麟角,可以为天下人做老师。张某想做你的学生,不知够不够格?
李白叹息一声,沮丧地的说道:我自信不是庸碌之辈,可惜生不逢时,报国无门。今后要远离官场,象贺知章一样做个修身道士。你张大相国不会也跟我去做道士吧?
张文休笑道:如果能做谪仙人的弟子,我情愿做个道士。
李白道:这是玩笑话,我岂敢让渤海国的大相国跟我去做闲云野鹤。不过,我们既然有缘相识,不妨做个旅途的朋友。你不是要回渤海国吗?我也正想去幽州寻访燕国名将乐毅的遗迹,就一路同行,免得寂寞。
张文休大喜道:能与谪仙人同行,正可酬我敬仰之情。不知谪仙人准备何时启程?
李白道:我是闲人你是忙官,时间就由你来定。
张文休道:我的公务已经完毕,又结识了李谪仙,就没有必要再在长安耽搁了。两ri后启程,可好?
李白道:当然可以。
张文休和李白结伴同行,离开长安,前往幽州。张文休心中有个念头,就是要请李白到渤海国去辅佐文王,可是这话不敢轻易出口,一路上就不断地寻找适当的机会,怎奈李白情绪波动,时忿时忧时怨时叹,让张文休一直不好开口。
这天到了幽州城外三十里,远远望见有安录山派来的人马在列队相迎。
张文休认出前面队伍的旗帜上是范阳军的标志,便向李白说道:前面列队的是安录山的人马,想必是来迎接我们的。
李白对张文休笑道:我是一介庶民,当不起这样隆重的迎接.你是藩国大使,当之无愧.你快打马向前,让我跟在后面沾个光.
张文休笑道:我多次路过幽州,从未受到过这样的礼遇.今天是沾了谪仙人的光.你若不信,且听他们怎么说。
转眼之间,一员将官打马迎上来,施礼道:末将安庆绪,奉父子帅安录山将令,专程来迎接李白大学士。
李白笑道:我虽然是李白,却已不再是翰林院大学士。你迎接的可是我吗?
安庆绪拱手道:请李谪仙和张大相国到宾馆安歇。
李白迟疑道:我和安录山素无往来,这份人情怕是领不得。
张文休劝道:他愿意尽地主之谊,老师又何乐而不为。况且我们出入幽州城总要向他报个号,住他宾馆岂不更方便些。
两人来到宾馆,洗梳更衣刚刚完毕,安录山就来拜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