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七章 大宏临火烧雄武(2 / 3)

加入书签

说道:只怕他是黄鼠狼给鸡拜年。你还是要小心提防才好。

大宏临笑道:不管怎么说,闭门读书的苦ri子终于结束了。我此去兵权在握,就算他大元义是只老狐狸,也奈何不了我。

次ri,大宏临告别了父王和妻子儿子,带着亲兵卫队离开上京奔赴前线。到了辽河大营,立即命令吕德信和张茂林向幽州进军。此时燕国留守幽燕的各镇各营将领,已被李阳的人马so扰得如惊弓之鸟,全部龟缩在营州和幽州等十余座府县大城。大宏临的人马如入无人之境,一路毫无阻挡,十天后就顺利地进了榆关。

大宏临在马上想道,过了榆关就进入燕国的腹地。现在李阳已经打遍幽州二十余座县城,正在围困幽州。我去与他会师,只不过是增强了他的声势,就算打了胜仗,也是步他的后尘。我必须另辟战场,出奇致胜,才能显出渤海国副王的威风。

大宏临当即传令道:停止前进,在榆关安营。

吕德信问道:增援李阳,兵贵神速,为何要在此安营?

大宏临反问道:吕将军在辽河屯兵半年多,可知除了幽州城和营州城之外,还有哪座城是幽燕战场的要害?

吕德信道:纵观幽燕,虽然幽州和营州是必争的要地,可是真正的要害之地却在雄武城。自安录山控制幽燕以来,雄武城就是叛军屯粮之地。如果先将此城拿下,不仅能使李怀仙成为惊弓之鸟,就连史思明也会成为竭泽之鱼。可惜李阳却只顾围困幽州,没有把重兵用在雄武城。

大宏临道:现在营州和幽州的叛军不敢出战,正是我军突袭雄武城的好机会。在此休整三天,然后直取雄武。

张茂林兴奋道:副王这样用兵,必将事半功倍,要比李阳高明得多。现在雄武城只有五千人马守备,我军只要备足攻城的装备,必能一鼓作气将其攻克。

大宏临道:就请吕将军和张将军谋划一下攻城战术,备好装备。

吕德信道:雄武城是安录山十年前督建的新城,专门用来储备武器粮草,不仅城墙既高又厚,而且城门用三层铁皮包裹,号称铁壁铜墙,用通常的攻城战术根本不可能攻破。我曾为李阳谋划了一种新型攻城装备,还没有来得及制造,请副王殿下先看一看图样。

大宏临接过图样来一看,只见那上面画着一座二丈五尺高的木塔,并无特别之处。大宏临不禁问道:这东西能有何用?

吕德信上前解释道:通常攻城是用云梯。我这木塔是用四个云梯合成。将数百个木塔连接起来,就是一座比雄武城还在高出五尺的木城。从木城上向雄武城发起攻击,就可以居高临下,势如破竹。

张茂林赞道:把云梯携带到雄武城下既方便又隐蔽,架起木城来既神速又高大,需要登城时又可以拆开来变成云梯,这可真是奇巧得很。

大宏临道:榆关城外有取之不竭的树木,命令各营立即打造木梯。

十天后,大宏临率领二万人马,携带三千架云梯,来到雄武城下,一夜之间就在雄武城外架起一座环形木城,把雄武城团团围住。木城比雄武城高出五尺。大宏临在亲兵卫队的牛皮盾牌护卫下,登上木城向雄武城瞭望。只见雄武城内库房鳞次皆毗,粮草堆积如山;城头上储备了一堆堆的滚木擂石和箭簇;城垛后面虽然只有数千军兵在守卫,却井然有序,毫不惊慌。大宏临心想,这样一座铜墙铁壁的城池,不过是储备粮草的大仓库,我费力攻下来又有何用,不如四面八方投下火种去放火烧他个粮草成灰。

大宏临回到中军大营,立即传令道:各营预备火箭,今夜放火烧城。

吕德信谏道:城中粮草正可为我军所用,一把火烧了岂不可惜?

张茂林也劝道:雄武城已在我军掌握之中,烧粮不如夺粮。请殿下三思。

大宏临道:这雄武城是安录山和史思明造反的标志,毁灭此城,便是挖了燕国的祖坟,其功下亚于活捉罗思明。这一把火必将使渤海国名扬天下,不仅让李阳望尘莫及,也会让大唐皇帝欢喜若狂,这正是本王出征幽燕要达到的目标。二位速按军令行事,违令者斩!

吕德信和张茂林只好遵令而行。

这时正是隆冬季节,到了夜里,月黑风高,木城上的渤海军突然向雄武城施放火箭。转眼之间,密如繁星的火箭倾泻到城中,干草烧起来,粮食烧起来,牛羊油烧起来,衣甲帐蓬烧起来,全城火光冲天。城头上的军兵见城内变成火海,救火已是不可能,被火烧火燎得无处躲藏,纷纷从二丈高的城头上向城外跳下来。可怜那五千守备军兵,不是烧死就是摔死,不是被摔死就是被渤海军杀死,无一幸存。

雄武城象一个硕大的火盆,把安录山史思明多年的储备化作熊熊烈焰。这股烈焰升腾而起,在凛冽的寒风中化作龙卷风冲上云霄。环城扎营的渤海军官兵,白天只见那股火焰旋风冲天而起,到了夜间则可清楚地看到那股火焰旋风直奔天狼星座。第三天的午夜,人们看到天狼星发出一阵炫目的闪光之后,又喷发出一团巨大的火球,如流星一般划过天空,坠入东海。

第四天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