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0章 王宗禹宣抚渤海(1 / 2)

加入书签

渤海国和王大异震派出的讨封使臣高才南,来到长安城,正赶上大唐文宗皇帝李昂患了中风症。一个二十五岁的年轻皇帝怎么会患上中风症呢?说来也是可悲,祸根恰恰就出在他年轻上。他本是先皇敬宗李湛的弟弟,登基后就想除掉那些杀死敬宗李湛的宦官。可是宦官也不是吃素的,他们深知对付年轻皇帝的法宝是让他贪恋女人,就给文宗献上个壮阳的秘方,每ri三餐只以禽蛋为食,不食别物。文宗皇帝用了这个秘方,果然阳刚勃发、jing力充沛,夜宿数姬而不疲。可是过量的蛋白质很快就发挥了副作用,一年之后,文宗皇帝患上了中风症。

恰在这时,渤海国和王大异震的讨封使臣高才南来到长安。高才南不仅带来在大异震的讨封表,还带来人参、松子、昆布、白附子、貂皮、虎皮等贡品。鸿胪寺和礼部对高才南带来的讨封表和特产贡品都按例接收,上报给宰相,等待皇帝诏示。

高才南使团的到来,也引起了宦官们的注意。七年前渤海国宣王进贡的二十名ri本歌舞ji,都是十二三岁的小女孩,一直在养教坊中学习唐语,几乎被人遗忘了。现在这些歌舞ji都长成二十岁上下的妙龄女子。渤海国使臣再次到来就让宦官们想到了那批ri本歌舞ji。大宦官王守澄想要利用ri本歌舞ji来取悦皇上,就向文宗皇帝进言,说中风是热滞之症,须用凉药医治,ri本女人体温比大唐女人体温低,正是医治陛下病症的凉药。文宗皇帝信以为真,就把那二十名ri本歌ji纳入后宫。也该着宦官王守澄走运,一个月后,奇迹竟然出现,文宗皇帝的病情果然明显减轻。于是渤海国进贡的ri本歌舞ji,就成了皇帝和宦官交口称赞的皇宫宠物。

文宗皇帝李昂的中风症被ri本歌舞ji的体温给治好了,就对渤海国王的孝敬赞赏有加,对大仁秀的孙子来继承王位也很喜欢,就愉快地批准了大异震的讨封表,降下诏命:授大异震银青光录大夫、检校秘书监、忽汗州都督,册为渤海国王。点宦官王宗禹为钦差大臣,持诏宣抚渤海国。内庭总管王守澄加封扬州大都督。

钦差大臣王宗禹趾高气扬上路。渤海国使臣高才南兴高采烈归国。两人结伴,合伍共五十余骑,一路同行。这天来到山东登州,早有大唐国的官船和渤海国的官船在码头上等候。两艘官船相继离开登州,向黄海驶去。渤海国官船是返程,贡品都有卸下了,船上载重量小,航行较快。大唐国的官船满载着皇帝赏给渤海国王的赐品,航行轻慢。两天之后,就在海上拉开了距离。

第三天清晨,海上大雾迷漫,已经看不到大唐国官船的影子,渤海国官船神不知鬼不觉地来到一个孤另另的小岛旁边。

高才南给船长下令道:把船停靠在海岛边,等待大唐官船到来。

船长道:从前没有见过这个小岛,不知周围水情,还是不要靠上去的好。

高才南道:没有见过更要去考察一下。不要多说,赶快停靠过去。

船长只好命令水手们把船向小岛驶去。航海的人都渴望陆地。船工们见了小岛都欢呼雀跃。靠岸之后,船工们争先恐后跑到岛上玩耍。有个幸运的船工在一个石洞中发现了珍宝玉器,立即叫同伴一起去掏宝。二十名船工每人抱回一大包,都是玉石珍珠玛脑之类,没有金银。

船长不相信那些宝物会没有主人,担心那是海盗窝藏品,只怕会有海盗追赶上来,就让船工启锚开船。当船平安离开小岛,正向深海航行之际,突然从小岛上传来吼叫声,大家回头去看,只见那小岛上窜出一条赤se大蛇,蛇身粗壮如树,喷着毒液,发出巨响,帖着海浪向渤海国的官船追来。

船长大惊道:原来那些珠宝是蛇王的,赶快丢到海里去,不然大蛇顷刻之间就会把船掀翻!

高才南也被那大蛇惊呆了,向船工们喝道:快把宝物丢掉,再不肯丢,老爷我的弯刀可就要杀人了!

船工们不敢抗命,正要把宝物丢到海里去,却见海面上突然冒出两座尖尖的礁石,好像是漂浮着的两座小山,保持着固定的距离,向大蛇方向移过去。大蛇发现了尖礁,立即掉头去迎。蛇和尖礁相遇了。小尖礁突然伸长起来,原来是一对巨大的蟹螯,正向那蛇头夹过去。大蛇张开大嘴来咬蟹螯。双方就纠缠在一起,展开了你死我活的厮杀。

这一场蛇蟹大战搅得海浪滔天,把一船渤海人吓得魂飞魄散。大家都爬在船上,不敢乱动。

高才南悄悄问船长:这是什么海域?怎么会有这么大的蛇和蟹?

船长哭丧着说:从来未见过这个小岛,我们迷失了方向,走进死亡海域了。

高才南道:不要胡说,只要船还在,就能活命。

蛇蟹大战持续了两个时辰。大蛇终究不能咬住蟹螯,也缠不住蟹身,却被蟹螯夹得皮破血流。巨蟹越战越勇。大蛇不得不退却,掀着巨浪向小岛上逃去。巨蟹那两只大夹子又渐渐地隐入海中。海面上又恢复了风平浪静。

高才南道:赶快开船,离开这个蛇蟹之海。

船长道:迷失了方向,不知该往哪边走。只怕越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