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血腥之路-中(2 / 4)

加入书签

有限的攻击方向上尽可能扩大与德国人的接触正面,又比如在莫斯科河东北岸展开更加深远的沿河正面,形成随时有可能从侧翼渡河制造新的攻击点的姿态,把德国人从城市里拖出来,处处设防,和我们一起在雪原里挨饿受冻。”

恐怕是让德国人和你的士兵一起在雪原里挨饿受冻吧……华西列夫斯基有点无语地想道。反正他知道朱可夫元帅自己肯定不会在雪原中挨饿受冻的。相对优渥的条件才能让司令员拥有比较冷静的判断和思维。这一直是朱可夫不和士兵同甘共苦的最好借口。

…………

1月8日起,苏联人的反击在短暂休整后重新变得激烈起来,梅塔湖和莫斯科河拐点之间的缺口中,至少4个集团军的兵力从缺口中涌出,随后部署到缺口南北两翼的宽大正面上,开始绕过莫扎伊斯克进行猛烈的迂回突击。在南面一点的地方,大约3个集团军45万人的苏军部队在700辆庄家战斗车辆和2000多门火炮的掩护下发动了对图拉方向的攻击。苏联人避开了德国人重点防御的城市据点和铁路要道,专门挑选图拉和莫扎伊斯克身后的荒野雪原地带突破,看上去很快就取得了不少的收复失地成果,只可惜这些德国人略作抵挡就放弃的区域大多是不适合冬季野外居住的地方,苏联人拿下后一样难以固守,除非他们不在乎士兵受冻受苦。

1月12日,朱可夫亲自指挥的第33、42、43集团军从莫扎伊斯克北部取得了30公里的突破距离,到达xxx——也就是说,只要他们立刻转向南方,把维亚济马-莫扎伊斯克铁路切断的话,莫德尔的二十余万人马就会被合围在莫扎伊斯克。

莫德尔当然不会无视自己的后路,苏联人的快速推进在荒原中比较顺利,一旦接近铁路线,就一步比一步困难,德国人布设的防御阵地越来越严密,投入的机动兵力越来越强大,四面开花的苏军显然攻坚力量不足,。不过幸好朱可夫也是一个不在乎士兵挨冻受苦的主儿,如果换做一个德国乃至英美的主将在面对已经突破到敌军身后却无法切断合围的情况,一定会加大兵力投入凿穿防线攻坚拔钉,朱可夫却偏偏不这么干,他在突破莫扎伊斯克环线铁路圈、维持住向维亚济马-莫扎伊斯克纵向铁路沿线大约深远、宽度各自大约20余公里的正面后,让苏军部队维持住这一战线,继续分兵沿着莫扎伊斯克-维亚济马铁路后方进行深远突击,最终形成了又一片奇葩的战场形势。

苏德两军的占领区在整个莫斯科战区呈现出犬牙交错的姿态,莫扎伊斯克深入苏军控制区30公里,乃至50公里,而且还有变得更加深远的趋势,图拉方向情况也差不多,而苏军则是在德国人没法构筑工事蓄养重兵的地带玩起了地头蛇一样的突击。双方之间本来只有两百多公里的正面,经过犬牙交错的交织后,在同样的战场面积上,双方接敌的正面距离被成倍拉伸,比如仅在莫扎伊斯克据点周围,因为两条大犬牙的存在,双方的接敌正面就被拉长了一两百公里。

…………

持续数日的暴风雪,持续数日的血风暴,旷日持久的雪原对耗作战。

“那些疯子一样的司令官到底在想些什么乌七八糟的事情,啊啾~咳咳,真是太tm冷了,我宁可马上冲上去扫死一个德国佬或者被德国佬扫死。”几分钟前,瓦西里上尉刚刚轮换到从雪窝散兵坑里爬出身子,回到所在的营搭在一处雪丘背风面的简易帐篷里休息,半晌的挨冻和sāo扰shè击让他疲惫不堪。在零下四十多度的雪原里作战,哪怕是苏联人也是吃不消的。

走进低矮的帐篷,看到长官和另外两名连长都已经在那里啃着冰块一样的黑列巴充饥了,瓦西里上尉没来由地一阵心酸和无力:“听说今天全营又冻死了8个弟兄,吞枪自杀了3个?这种仗也打的太窝囊了吧——要我说,痛痛快快组织一次冲锋,哪怕一个团被杀到只剩一个连站着——然后我们就痛痛快快冲过莫扎伊斯克-维亚济马铁路圈,在德国佬的营地里痛痛快快吃点热的睡一觉,如果做不到,索性就全部战死在这里!”

“冷静!这是最上面下来的死命令,必须在尽可能宽大的正面上和德军保持低烈度的对峙——我们在这里攻不过去,德国人也得在这儿陪着我们挨冻,如果我们再往前进攻十公里,我们难道会做不到么?不会!德国人会很大方的放我们推进十公里——但是最后还是会死守沿铁路线的必要纵深,只要不放我们的重炮轰击到铁路就可以了,而那样我们的补给会更加困难,德国人的补给却会更加方便,我们所有人都得把冰雪含化了喝下去,德国人却可以喝到热汤!那样形势只会比现在更加糟糕。上面的命令,就是要把德国人拖到野地里陪我们一起挨冻一周,甚至半个月,大家都挺到半死不活,再发动总攻。我们没有制空权,所以要趁雪天进攻,我们装甲不如敌人,所以不能打快速切割,但是作为战胜寒冷的种族,我们唯一的优势就是,我们比德国人更能挨冻,只要我们受冻10天,换来德国人受冻一周,那也只会是德国人先撑不住!我们一个营一天冻死的受不了苦自杀的精神崩溃玩俄罗斯轮盘赌赌命开瓢儿的如果有15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