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要素战略(15)(1 / 2)
连横
张仪主张连横以为秦国服务,他的主要对手是公孙衍,后来苏秦也加入了对手的行列。讀蕶蕶尐說網当时秦国的实力还没有公孙衍、苏秦游说中所宣称的那样强大,但是,秦国的总体战运作机制能够确保它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越来越强大,而真正强大到足以吞并六国、统一天下的程度,也只是时间问题了。既然合纵已经给山东各国造成了秦国足够强大、必将吞并天下的形势,那么,张仪也就帮助秦国顺便利用这种人为制造的形势来为秦国的称霸行动服务。
张仪受到秦惠文王重用之后,便竭力请求秦国向中原地区扩展,但是,这时的秦国远非合纵之辈所宣称的那样强大。公元前316年,巴国和蜀国互相攻击,两国都向秦国求援以击灭对方,秦惠文王想要出兵讨伐蜀中,但是认为蜀地道路艰险难以进军,而在这时韩国又前来进攻秦国,秦惠文王想要先攻韩后伐蜀但是却担心这样做会失掉伐蜀的先机,因而陷入了左右为难的境地。这时,司马错与张仪争辩,张仪主张先伐韩,其理由是韩国是秦国进军中原称霸天下的必争之地。但是司马错的争辩则更能显示出此时秦国根本没有合纵之辈所宣扬和张仪所认为的那样强大,他说:“臣听说,想要使国家富裕就必定要使其土地得以扩大,想要使兵众强盛就必须要首先使民众富裕,想要称王天下的国家必定要首先施行德义,当这三者都具备时而称王天下的功业也就会随之而来了。现在大王的土地狭小而民众贫困,所以臣请求先做容易的事情。蜀国,是西边偏僻的国家,它是西戎各部的领导者,是像桀纣一样的暴乱国家。而如果秦国进攻它,就好像是以豺狼驱赶群羊。攻下蜀国的土地而秦国的国土足以广阔,掠取它的财富而秦国的民众足以富裕,同等地对等它的兵众而彼此的民众都会信服国君。攻取蜀国一个国家,而秦国就能够降服西边的所有国家,而山东各国也不会认为秦国这样做是贪婪之举,这就是我国一举获取实惠而又享有平定暴乱的好名声的举动。”接着,司马错又警告说韩国与周国一样尽管都实力弱小但是却是中原各国都想要攻取的国家,因而攻韩会犯众怒必然遭到各国联合的进攻。最后,秦惠文王同意了司马错的建议出兵伐蜀,一举而平定蜀地,秦国的土地日益广阔,实力也得到扩充,因而开始轻视各诸侯国了。
秦国的实力日益强大,而张仪也得以按照秦国必将统一天下这种身份与实力设定来进一步实行他的连横策略了。张仪几度成功地说服中原各国与秦国连横,然而他对楚国的成功欺骗则达到了其连横策略实行的最高峰,即便是现代的历史学家们也惊讶于秦国居然敢对像楚国这样一直以来领土广阔、战力一流的国家进行肆无忌惮的欺骗。
秦国想要攻打齐国,但是齐国和楚国是合纵之国,因而秦国担心楚国会从背后袭击,于是秦惠文王派遣张仪出使楚国。楚怀王以厚重的礼节接待了张仪,张仪欺骗楚怀王说如果楚国与齐国绝交转而连横于秦国,那么秦王就会将他的女儿嫁给楚王并将秦国商于的六百里土地奉送给楚国。楚怀王居然相信这种空头支票而先与齐国断绝了关系,楚斩陈轸力谏楚怀王不要相信张仪的话,然而楚怀王根本不听反而更加厚待张仪,楚怀王派了一个将军跟随张仪到秦国接收土地。张仪与楚国使者到达秦国之后,假装坠车受伤,三个月都不上朝朝见秦王,而楚国使者也无法接收商于六百里土地。楚怀王听说后,认为是由于自己与齐国的关系断绝得不彻底,于是派人到宋国向北边大骂齐王,齐王听说后大为恼怒于是与楚国彻底断绝关系并转而与秦国交好。这时,张仪才开始朝见秦王,楚国使者要求秦王兑现割让商于六百里土地的诺言,但是张仪却反而告诉楚使他只是答应割让六里土地而并不是六百里。楚使回报楚怀王,受到欺骗恼羞成怒的楚怀王于是发兵攻打秦国,陈轸力谏楚怀王向秦国割让土地以与秦国交好,然后再进攻齐国从齐国那时补偿在秦国那边失去的土地,但是楚怀王再次拒绝了陈轸的建议。秦国联合齐国大败楚军,斩杀楚军大将、斩首八万人,攻下了楚国的丹阳、汉中之地。楚怀王接着增兵攻打秦国,楚军到了蓝田再次被秦军打败,于是楚怀王不得不向秦国割让两座城池与秦国讲和。
秦国想要取得楚国的黔中之地,就派遣使者告诉楚怀王说愿意用武关之外的土地交换楚国的黔中郡。楚怀王听说后回应说他不想要秦国的土地而只要能够得到张仪他就愿意献出黔中之地,秦王不忍心让张仪到楚国,张仪则辩解说秦国强大而楚国弱小、他有强大的秦国作支撑而楚怀王一定不会拿他怎么样,况且他还与楚国的权臣靳尚、楚怀王的宠妃郑袖交好。张仪到达楚国后立即被楚怀王囚禁,张仪便鼓动靳尚、郑袖说服楚怀王不要杀死张仪以免惹怒强大的秦国,楚怀王于是释放了张仪,像之前那样厚待他。
张仪便趁机游说楚怀王说:“秦国已经占据了天下土地的一半,秦军的强大可以同时抵挡住四个国家,秦国地势险要四周都有险峻的地势作为屏障。秦国的虎贲之士有一百多万,战车有一千多乘,骑兵有一万多,仓库中的粟米堆积如山。秦国法令严明,士卒都乐于效死力,秦王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