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节 剑蜀古道见闻(3 / 4)

加入书签

大的商场门前。来往的人少的可怜。商场似乎也刚开业没多久。玻璃墙内靠近门口位置都还空空。无商家住进。我在商场门旁一上着锁的玻璃门下安置卧具。等待天明。

冷清的城市。冷清的夜。唯一吵闹不休的。是蚊虫。一整夜没睡安稳。我带的只有斗篷。盖着头露出脚。蒙住脚又露出头。这蚊虫就两边招呼。好不热情。早上起来。脚心奇痒。脑袋也多了几个包。这座县城。人少。夜晚出来走动的更少。还真可怜了这些蚊虫。好不容易遇到一个和尚。虽然瘦了点。总还是能咂两口!人说德行足够。蚊虫跳骚不扰。我看不然。您若前生伤害过人。还望今生际遇不被骚扰招呼。似无道理。何也。因果轮回。自做自受是也。小到蚊虫你也逃它不过。

早上六点多。问了清洁工人108国道出口。径直走去。走到了公路收费站。交警不让通过。阿弥陀佛。这不是108国道吗?交警答。这是京昆高速。行人不准上路。108国道在那面。得!一不留神走差了道。前路不通。要回头。回头重新踏上108至中午。到了剑门关剑溪桥。它是剑门蜀道上的一座古石桥。有500多年的历史了。建设于明弘治年间。东西横跨大剑溪上。历经500多年风雨。依然坚固。完好无损。佩服古人的智慧。诚实与认真。利益人的事。都做成千秋万代。值得我们好好醒悟思量。比起现代高科技下的高楼大厦。大地稍微不安。轻则裂缝成危。重则粉尘收场。实在不是科技的过错。是人心的贪婪。给他人造成伤害。终了也绝对给自己带来的是灾难。一入轮回。善恶赏罚自分明。巧的过世人。巧不过因果。一时的利益总归向昨天。而未来无尽的黑暗。只自享受。无人能代。

古桥对面是志公寺。志公说的应该是梁武帝时期的志公禅师吧。只留了几张图片。未进寺院详细了解。计划今天的四十公里的完成。路上取景拍照也浪费许多时间。再不耽搁。再向南就到了剑门关古镇。这里可真奇特。家家豆腐宴。不知道几道菜。都什么名目。想也不会便宜。也就无心一试。钵在这旅游繁华地段的商家那该是难托。为迎合游客而兴建的新古镇街道。房屋建筑几乎一致。材料极好。都是很好的砖木结构。美感虽然不失。可总是差那么一点文化的含量。想若在古代。古镇的商铺建筑该是华美简陋掺杂。而不是这般刻板模样。从镇头到镇尾都是一个样子。也许可以这样理解。“新时代的古镇“。

剑门关是三国文化的核心地理。分享下网络资料。有关资料记载。(刘备在称帝之前,曾四次往来于剑门关,加上《三国演义》第六十五回叙述的刘备在进军成都击刘璋途中,又返回葭萌关看张飞和马超厮杀,共往返六次之多。诸葛亮在出歧山伐魏时,也多次往来于剑门关,他上《出师表》后,“率诸军北驻汉中”时,就经过剑门关。《三国演义》第六十五回说他在向成都击刘璋的途中星夜返回葭萌,用小计收复了马超,第二十七回说他和刘备于建安二十三年(218年)七月引十万大军图汉中时,又来到葭萌下营,其间多次往来于剑门)。转来少许的括弧内容。与大家分享了解蜀道文化历史。更多在网络上可查。有如此历史沉淀。这里成了旅游胜地。也就合乎情理了。只是新建古镇建筑若多尊重史实。当更有味道。尊重文化才能更好的传承。而非只意在经济效益了。

在剑门关古镇托了六个馒头。在一家卖豆腐干的小店。店主很慈悲。没等我开口。直接令她的女儿上楼拿下来六个馍给我。自是感恩话说。阿弥陀佛。施主吉祥如意。今日以慈心有所施。将来必收获福慧与安详。谢谢您。再见。

在剑蜀古道上。从剑门关开始。似乎都是上坡。这一段也属于翠云廊段。路旁多的是古柏树。相传是张飞栽种的。括弧内容(翠云廊俗称“皇柏大道”,北起广元龙潭、昭化,经剑阁到梓潼,东南至阆中,有“三百长程十万树”之说。蜀道两旁,古柏参天,浓荫蔽日,郁郁葱葱,亭亭如盖,行其道上,夏不知热,冬不晓寒。现存古柏8000余株,相传蜀汉大将张飞行军至此,因山路崎岖难以辨认,令士卒于蜀道两侧“植柏表道”,留下“张飞柏”的美谈。今古道绿荫森森,古柏参天,若一条绿色的翡翠长廊,形成“翠云廊”奇观。后人有诗赞颂:“桓侯翠柏雄千载,七曲旌屏百仞樯。”)。张飞栽树我乘凉。哈.在一棵较大的柏树下。坐下来休息。也正好解决掉咕噜做响的肚囊。托来的馒头吞了两个。肚安身倦。这次休息的时间长了些。大概有半个小时。休息足够。拉车上路。路两边远山美景不多。这里的山体结构似乎曾经是河谷或海洋。造山运动致使河床或海床上升。山体都是鹅卵石与杂岩混合体。大大小小的山。一层层都是鹅卵石组成的。也算奇观。

且看:

真个自然(释圆承)

河边戏耍知鹅卵。行脚云端了桑田。

世事变迁如寻迹。河床如今在山颠。

下午6点多。一辆公交车在前面停下。并倒车至我身旁。车上只有司机师傅一人。他喊我上车。这次没想着推辞。这么大的车停下不算还倒到你身边。多高的架子不上车呢。司机师傅说上午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