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节 剑蜀古道见闻(4 / 4)

加入书签

我在剑门关镇那里。这又遇上了。缘分。阿弥陀佛。感恩善意慈悲相助。这里离老剑阁还有多远。大概还要10几公里呢。呃。那我又要走到晚上8点多才能到。您带我这一段省去我近三个小时的脚程。谢谢您。没得事。师父这是要去哪里啊。阿弥陀佛。今天只到老剑阁。先在老剑阁住下。往成都峨眉山方向。伴着车的颠簸与司机师傅聊了一路。虽然当地有些方言听不大明白。然皆真诚相待交流。明了一字亦是全部了。真诚善意。只此一件。心路光明。一路以来多遇到这样的真诚。信心肯定。遇到再大的阻难也绝不退却。走在修正的路尽未来际绝不厌倦。

到了老剑阁与司机师傅道别。在剑州大桥桥头下了车。满眼所见。老楼老巷老街道。街道很窄。来往公交车不是熟悉的那种。都是小巧别致的。一辆车上只有八个座位。在最后面若到车门口。大步两步。小步三步就下了车。城小人多。街道虽然狭窄。心的感受却很宽广温馨。很生活的一座小城。在老街巷里还能见到百年以前的民居。沿街的蔬菜瓜果摊位。还能感受古蜀的气息。这菜多数不是现在机车拉来的。都是大敞口的竹编花篓背来。或竹筐挑来。很有感觉。我喜欢的民俗景象。忍不住拿出相机。留下几片影像。记录我所见闻。

找了个小旅店记录整理这两天的资料。我都是每走一两天就整理一次。怕耽误久了忘记许多细节。无缘丰富的供养大家。出来行脚的二重目的。积累见闻。多经历些实事。来圆满这篇自传。生命不息。行路不止。了解千样人生。万端的境遇。在这个复杂的繁乱不堪的世界中。整理一丝丝的明确。拨开迷雾。愿一切有缘与我共同分享这份捋顺了的光明。

一路的狂奔。幸亏有那公车司机带我这一段。否则今天会更加疲惫至极。这也两脚酸痛。一歇下来。再起身居然蹒跚摇晃。站不起来了。勉强的撑起身活动一会儿。好些了。第二天早上。拿起相机去老巷又转了一圈。想多留些难得的民俗画面。到了老巷。转了几个时辰。在一家粥店前驻足观望。这里是当地民间小吃。各种粥品类很多。酸菜豆腐粥没吃过。也没听说过。正好快中午了。就此过斋。问了下素馅素菜的包子没有。只有豆沙包。叫了两个包子一碗粥。在外面的小桌子上就坐下了。旁边坐着一老大娘。戴着个小暗红毛线编织的帽子。帽子顶上一绣球。穿的很干净时髦。时。一老大爷要了碗粥。耑着这粥碗要来这小桌边享用。一不留神。脚底踩空。碗里粥泼掉了三分之一。正好泼在了老大娘的脚旁边。这下乱了。老大娘不依不饶。一直不停的高声数落老大爷。越数落越气愤难平。说的都是极浓重的当地方言口音。我整个没听半句明白。知道是老大爷洒了粥。差点洒到她身上。因此纠葛。就在我眼前伸手那么远的位置。一个和尚在用斋。静静的。两个老人想不开。阿弥陀佛。不要生气。划不来的。他不是故意的。又没溅到你身上。都互相了解些。不就过去了。不是什么大事情。气后一天缓不来。划不来。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我如此劝导了两句。可还是不中用。可能对方也听不懂我在说什么。继续他们的口舌之战。从二人开始到终了。我的粥碗里。豆沙包上都是他们的口水星。离得超近吗。这也是在明晃晃的考验。两位老人的宿缘不善别扭(别扭。东北方言。不自在。自己和自己较劲)前因。今生因缘得遇。虽是不值得计较的小事。也不甘休。别扭到底。此事前因可能有我一份。糊涂的开场。劝不明白。互相听不明白。所以我就只有在一旁吃掉争吵后的口水。看我是否能吃的下。自然是.结果你知道了。

如此一斋(释圆承)

桌边一翁一老妪。因粥飞溅争不休。

常传了此前生怨。哈拉伴饭也优游。

看客莫惊怪。非圆承不“环保“。实在是我一出家僧。在众目睽睽下。怎能嫌弃。何况食物无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