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任脉通透(2 / 3)
意的,这一下,彻底的让金萌将心放在了肚子里。虽然心下感动,但是金萌也没有说什么,而是规规矩矩的坐在了床上,继续开始调息收工。倒不是金萌勤劳,而是旁边的文扬又恢复了一本正经的神情,催促金萌去巩固。
这任脉是体内大脉,这打通任脉,也算是一方的小高手了,不是什么萝卜白菜之类的,随便扔那就行了,也是需要巩固的,金萌刚刚打通任脉,体内真气匮乏的很,还需要长时间的打坐练气才能够彻底的填满,这就仿佛是水泵之中,彻底的休整,调大了水池,加粗了排水管和蓄水管。如果晚了,筋脉收缩回去,刚才的劲儿也就白费了。
金萌听话的在乖乖采气练气,这一夜也没有什么事发生,旁边的王琳和李广义,仿佛睡的死人一般,并没有任何意外,不说还害得文扬白耽误了几张好符咒。
转天一早,金萌文扬早早洗漱完毕,等待着出发。
(下面是注视,不喜欢者可以忽略。)
前面提到了“他心通”,佛教用语,乃佛教六通之一。全称他心智证通或智心差别智作证通。又作观心心数法智证通、知他心通、心差别通。即证得他心智,能如实了知他人心中差别相之神通力。相当于十智中之他心智。集异门足论卷十五(大二六?四三二中):“云何他心智证通?”答:“于他有情补特伽罗寻伺心等,皆如实知;谓有贪心如实知,有贪心、离贪心如实知。……不解脱心、解脱心皆如实知,是名他心智证通。”又据俱舍论卷二十七载,欲修他心通者,以色界四根本静虑为依地,先审查自己身心二相之前后变异辗转相随,后更观他人之身心,如斯加行成就,遂得如实知悉他人之种种心相。
所谓三明六通
神通称为智证通或智通者,乃因神通之产生,不离于智慧,由禅定产生智慧,由智慧产生神通。虽在世间凡夫外道的五通,有的可由药力和咒力产生,但那不能持久。多半的五通,皆依世间有漏禅定之所产生。第六漏尽通,凡夫外道以及异类鬼神是没有份的,一定要证到了三乘圣果以上的圣者,才能得到漏尽通,能够不受六道生死的束缚,超出了三界生死之外。
六通与三明,可以下表说明之:
六通-天眼通、宿命通、漏尽通、他心通、天耳通、神足通
三明-天眼明、宿命明、漏尽明
大体上说,小乘圣者,均可能有六通,但在未证大阿罗汉以前,只能称通,而不得称明。到了大阿罗汉以上,则又将天眼、宿命、漏尽的三通,称之为三明了。三明六通是阿罗汉所具的功德。比如《观无量寿经》中:闻众音声,赞叹四谛,应时即得,阿罗汉道,三明六通,具八解脱。
但是神通的境界,除了佛陀,其余都是未圆满不究竟的。
所谓明,是明白的觉照,但尚未能透达至最高深处与极无限处。唯有佛陀,才能对于世出世间的一切万法,无不明白觉照,透达穷尽。所以,三明的工夫,到了佛果圆成之时,便称之为三达了。三达,又是六通的再度升华,也是三明的至极之境。
有一次,目犍连尊者思念他已经去世的母亲,便用天眼看到他的母亲,已生在摩利支世界。他即向佛说:父母对于子女的爱护,能够难作能作。我的慈母现在生于摩利支世界,距离此间太远太远了,很少有人能到那个世界去教化她皈依三宝的,但愿世尊慈悲,能去教导我的母亲。
佛陀立即答应了,并问目犍连尊者:那么用谁的神力去呢?
目犍连尊者心想,佛陀常常说他是弟子之中的神通第一,所以便说:唯愿世尊慈悲,给我加被,以我的神力去好了。
于是,目犍连尊者便运用他自己的神力伴同佛陀,向摩利支世界出发,每移一足,即蹈一个世界,即过一座大须弥山。就是这样,一连走了七天,才到摩利支世界。
但当教化目犍连尊者的母亲之后,以佛的神足通,带着目犍连尊者,回到我们这个世界时,佛陀只说:当还本土,以我神力。即在言下,佛与目犍连尊者便已还到了本土,到印度的逝多林下了。(见《根本说一切有部毘奈耶药事》卷四)以此可知,佛与罗汉的神通,其相差的程度,也是不可以道里计的了。
天眼用在察看上的实际范围,只是欲界与色界而已。再往上去,至三界以上,已不是天眼通的范围,而是天眼明的领域了。佛及圣者的天眼,皆称为明。通是无碍,明是觉照,天眼明能够觉照一切众生的未来生死。天眼通只能知道死此生彼的过程大略,天眼明则能知道每一众生、每一生死过程中的种种行业因缘,丝毫不差。因此,天眼的名称也分三种:转轮王以下的称为假天眼,四王天以上的天人称为生天眼,罗汉以上的圣人称为清净天眼。
有了宿命通,能知过去生中的情形。唯有诸大菩萨、诸佛世尊,才能推知过去的无量亿劫;通常的神鬼,只知过去的一生两生。这有一个故事,有一次佛与舍利弗尊者,看到一只蚁子,佛问舍利弗,那只蚁子本来是什么?舍利弗便用宿命通看那只蚁子,一直看到过去的八万大劫,蚁子还是蚁子。只有佛陀看到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