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不叹梨花叹心急(1 / 3)
蔡继知一搬出“南老头儿”,围坐在他身边的一众师爷们顿时服气了,虽然从蔡继知的语气中听不出有丝毫尊重,可这些人都知道,“南老头儿”是南****中军神一般的存在,他的判断,没有人敢去质疑。
看到自己说了半天还不如区区一个名号管用,蔡继知眼中浮现出又妒又恨的神色,他也希望有那么一天,仅仅是提到自己的名字,所有人脸上都会写一个“服”字,可是他又很清楚,凭自己的本事,恐怕这一天很难到来。
一想到这里,蔡继知就对这次的行动更加心急,他很清楚,自己在均州都御使的位置上坐了五年,无论是资历还是背景,都早已足够他调回中枢去任职,可他一直不愿回去,就是因为这五年中,他没有立下任何显赫的功劳,纵使回到中枢,也不过是个四品或从三品闲官。
只有这一次,只要他能把握住机会,在渡江北上的战役中立下赫赫功勋,那将来他回到朝廷的时候,就将带着满身的荣耀,起码也是个正三品的官职,足以使他在朝堂中少奋斗五到十年!
所以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敲了敲面前的书桌对众师爷说到:“好了,不管吴焕隆那边派不派兵,咱们这次都一定要过江。朝廷已经派出水射胡骑在南方一线牵制,咱们不可能在西边隔岸观火,再说了,这次战事本来就是我起的头,如果我没能拿出点儿成绩来,岂不叫人笑话?去,把顾正武和满文彬给我找来,我要跟他们商量一下出兵的事情。”
立刻就有人领命走出了房间,不到片刻,他的指令就传到了牙门中郎将顾正武和均州通政使满文彬的耳中。
顾正武与满文彬几乎同时赶到都御使府衙,两人一个骑马,一个乘轿,在门口撞见,相互使了个眼色,跨过门槛,相携往里边走去。
待到进了门房看不见的地方,满文彬眉头轻皱,出声问到:“崇义可知蔡继知招咱们来有何事?”
顾正武年纪二十五出头,星美剑眉,满脸英气,除了眉心隐藏着那一点点不得志的抑郁之外,整个人看上去器宇轩昂,称得上是一条好儿郎。面对满文彬的询问,他低声答到:“怕是为了渡江的事。你说奇不奇怪,司马太师当政以来,朝廷素来苟安,不思进取,为何这次却突然一改风气,想要渡江北上了?莫不是司马太师自知命不久矣,准备放手一搏,给自己身后留下一个好名声?”
满文彬见他面带讥色,忙不迟迭的摆手道:“崇义慎言,这话若是被御史府的人听见了,少不得要治你一个大不敬的罪状。”
顾正武坦然说到:“怕什么?人人皆知我父亲礼部右侍郎顾铭义和太师党的人势不两立,我早已经被他们划入了敌人的行列,难道还怕他们听见?”
满文彬无言,半晌才苦笑到:“崇义心怀坦荡,真正是少年英雄……,只可惜如今权臣当道,国势不振,我看这一次北伐,恐怕……难呐!”
顾正阳笑到:“难又何妨?大丈夫自当征战沙场,马革裹尸!虽然这一次北伐来得蹊跷,但却正合我意,不管有再多困难,我也要一往无前,披荆斩棘,哈哈哈哈!”
两人就这样谈笑着,一直到踏进了蔡继知的书房。
一众师爷已经被蔡继知赶到了幕后,看到顾正武与满文彬携手而来,蔡继知脸上浮现出一缕虚伪的笑容,忙起身对两人道:“崇义和季权来了?快坐,坐,来人,上茶!”
下人端来热茶,三人分宾主入座,蔡继知也不废话,直奔主题到:“崇义,季权,当知我招你二人前来所为何事?朝廷今日已有回复,驻扎在上林苑的水射胡骑倾巢而出,于淮阳、徐州两处佯攻江北,牵扯梁人注意,而我襄阳、均州、宜城等大军,则主力渡江,目标是这里……”
他在桌上的地图上指了指,顾正武与满文彬伸头望去,发现他指向的地方正是南阳。
南阳隶属唐州,与襄阳隔江相望,历来都是江北的军队南侵之桥头堡,北梁在此处驻有至少两万大军,可以称为城坚壁厚,要想攻破此城,难度不小。
可若是****能够攻下南阳,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这座城池与襄阳城守望相连,虽一在江南,一在江北,但很容易派兵支援;而且此城向北可避开虎牢关杀入洛阳,向东可沿长江横扫蔡州、颖州,若是****能把此城握在手中,就等于在梁人的心口外插下了一把刀子,随时可以插入北梁的心脏。
看着蔡继知手下的地图,顾正武脸上闪过一缕热切的光芒,急切的问到:“我们什么时候可以动手?”
蔡继知应到:“还要等些时日,需等徐州、淮阳那边先动手,吸引梁人的注意,而我们这边,备好粮草也要不少时间。”
顾正武又问:“那我们的任务是什么,随襄阳大军一起行动吗?”
“不!”蔡继知双眼突然闪了闪,不忿的冷笑到:“吴焕隆要我们佯攻信阳,为主力大军制造烟幕,避免梁人看破我们的主攻方向。”
“佯攻信阳?”顾正武愣了一下,颇有些失望的说到:“那我们有多少援军?”
“没有。”蔡继知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