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云中燕子晚翻身(2 / 3)

加入书签

被太师党所占据,他这十五年来,未曾上过一次朝堂,也未曾发出过一道旨令,这也就等于说,如果顾正阳接受了这份官职,那他便成了延平年间唯一的一位“中旨官”。

这压力该有多大,用屁股想想都能想象出来!

顾正阳虽然生性坚毅,不怎么在乎别人的看法,可他毕竟也不是铁人,哪能在这样的压力下活得下来?

刘御纵从说出那句话开始就一直盯着顾正阳的眼睛看,发现他的脸色数度变幻,最终露出一股释然的神态,心里顿时便有了期待,他很想听听顾正阳到底做了什么样的决定,因为连他都知道,如果接受了这份官职,那顾正阳面对的将是怎样的一番景象。

光是想想就连他都觉得脸色发白,那可以预期的山呼海啸一般的指责,那无时无刻不像泰山压顶一样的气氛和环境,刘御纵敢肯定,就算是自己,恐怕也坚持不了一天的时间。

而顾正阳的回答既在他的预料之中,却又在他的预料之外:“在下年纪尚轻,当官这种事,等过几年再说吧,等我觉得自己能力足够的时候,希望公公和皇上还能记得今日这番话。”

刘御纵呆了一下,顾正阳虽然拒绝了这个立马就可以平步青云的机会,但却并没有完全否定成为中旨官的可能,他到底是对自己的承受能力太有信心,还是对自己的学识没有信心呢?

刘御纵突然觉得自己一下子看不透眼前这个少年了,他明明还是一副绒毛都没褪尽的样子,可是一番交谈下来,他却发现这个少年,或者说应该叫年轻人,一方面有着很随性的性子,另一方面却又有着异样的坚持。

到底是龙还是虫,刘御纵从来没感觉到自己对一个人会有如此的迷茫的看法。

顾正阳也发现了刘御纵眼中的迷茫之色,不过他并不知道这是因为自己而起,他只是对刘御纵拱拱手到:“刘公公,可还有其他问题要问?若是没有,天色也不早了,草民是时候告辞了。”

刘御纵这才从迷茫之惊醒过来,急忙端起桌上的酒杯,对他说到:“今日与小兄弟一番长谈,深感颇有收获,若是小兄弟不嫌弃,你我不如做个忘年交,如何?”

顾正阳意外的看了他一眼,这老太监在外界出现的次数并不多,所以很少有人知道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性子,可没想到今日只是说了几句话,就有意折节交好自己,看来他对自己的感官倒是颇为不错。

不过和这个老太监搞好关系也并不是没有好处,他毕竟是皇帝的身边人,只要他能在延平身旁偶尔提点一两句,那对自己岂不是天大的好事?再说了,他还是皇家密卫的头头,这皇家密卫遍布全天下,日后说不定还有什么用到他的地方。

于是顾正阳也不做作,同样端起了手中的酒杯对刘御纵说到:“承蒙公公看得起草民,草民就高攀了!”

刘御纵一张老脸笑得跟菊花一样,连连说道:“小兄弟将来前途无量,咱家……老哥哥日后还要靠你多多关照啊,这样,你也别在我面前称什么草民了,以后你就叫我老哥哥,我就叫你小兄弟,如何?”

“好。”顾正阳豪爽的说到:“老哥哥,共饮一杯!”

刘御纵笑着一口将手中的酒喝干,吁了一口气,然后对顾正阳说到:“对了,既然小兄弟眼下还不想出仕,那你准备做些什么?难道要回家中埋头苦读,等着来年高中三甲,堂堂正正的跨入朝堂?”

他以为顾正阳推辞皇帝的好意,只因为他对“中旨官”这个称谓也颇有顾忌,可不知道顾正阳想的跟他并不一样,顾正阳也饮干了杯中的水酒,然后叹了口气说到:“我有自知之明,我天生就不是个读书的材料,原本我那三弟……唉,不说也罢,接下来我恐怕要先去一趟西南,查一点东西。”

“去西南?”刘御纵惊讶的问到:“西南除了蜀中就是山越人,你去西南查什么?”

顾正阳回到:“前些日子我三弟在街上被人刺杀,我查到那支射杀他的弩箭来自衡阳的军械制造局,我想亲自去查查,看看能不能找到些蛛丝马迹。”

听他这么一说,刘御纵也想起来了,秋闱结束那天,顾家的三子就是被人在大街上刺杀的,他身为皇家密卫的头头,当然知道这么个消息,可没想到顾正阳居然查到了衡阳军械制造局的头上,那可是皇家直属的作坊,他有什么资格去查?

再说了,刘御纵也觉得这件事希望很渺茫,于是劝他到:“军械制造局一年制造的箭矢何止百万支,你怎么可能从那里查得到线索?照我看,你不如把这件事交给老哥哥,老哥哥发动皇家密卫帮你查,比起你一个人毫无头绪的查找可要实在多了。”

顾正阳顿时双眼一亮,高兴的说到:“若是老哥哥能帮忙,那真是太好不过了。”

刘御纵揽过了这件事,原本高兴了一下,可想想突然又蔫了下来,他也有自己的烦恼:“只是皇家密卫如今的日子也不好过,前些日子北伐的事,最后都算在了我们头上,近段时间局子里也一直动荡不停,就是不知道要多久才能帮小兄弟查到线索了。”

朝廷的这次北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