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我命由我不由天(2 / 3)
他们最大的问题,很多的农民起义,其爆发的最初原因可能往往是因为百姓被逼的没饭吃,活不下去,才最终决定为自己的性命搏一搏,当这种搏命的激情退去之后,他们便失去了继续行动下去的动力,在最初发泄式的怒火消退之后,缺乏目的和领导,便成为了他们继续前进一步的障碍。
往往在这时候,一些投机的人便等到了机会,他们会趁机加入起义军的部队,打着拯救天下的旗号,迅速收拢那些失去了目标的彷徨民众,将他们本身的野心包装一番之后拿出来卖弄,从而夺取革命的领袖权,如果有幸成功了,他们便是新一代的诸侯,那些替他们打下江山的功臣,便又大肆受封,成为了新一代的门阀勋贵。
所以归根结底,当推翻门阀的力量由下自上而起的时候,固然有很大的机会推翻固有的门阀势力,但同时也会造就一批新的门阀,诸侯和门阀之间的争斗,始终还是无法完全得到解决。
这便是封建体制王朝面临的最大的问题,顾正阳等人不明白,他们能看到的,只是门阀对国家的伤害,以及他们所认为的,如果有英明的君王挺身而出,重创这股力量,便能解决问题。
入世和尚显然和顾正阳想到了一起,时代的局限性限制了他的思维,他或许比顾正阳看到的更多,却仍然无法触及到最核心的制度问题,听了顾正阳的话,他也只是默默的宣了声佛号,然后说到:“顾少侠说得对,道始于行而非于心,此乃真知灼见,没想到少侠年纪轻轻,却已洞明世事,他日必将前途无限,大有可为。”
顾正阳摇摇头苦笑到:“如今朝廷奸党当道,黑白难分,晚辈不过是区区一名无名之辈,如何谈得上前途无限。”
入世和尚笑到:“顾少侠妄自菲薄了,其实如今你替衡阳王府做事,便是一个极好的选择,小王爷从小便志向远大,嫉恶如仇,若能帮他成就大业,顾少侠自然就可以称得上是前途无限。”
顾正阳诧异的睁大了眼睛,老和尚这话,说的相当暧昧,严格来说,若是这话被皇家密卫或是皇帝听见,那便大有谋反的嫌疑了,他一个远离中途十载的和尚,怎么倒好像是衡阳王府的说客似的?
入世和尚瞧出了他眼里的惊奇,神色不变的从容说到:“贫僧十年前曾是王府的座上宾,也是小王爷的老师,其实小王爷有很多的想法,都是由贫僧灌输给他的,所以顾少侠不必奇怪,贫僧的想法,和小王爷应该有大多想同之处。”
顾正阳了然的点了点头,却还是有一点不明白,于是张嘴问到:“既然大师有心助小王爷成事,为何又在这蛮荒之地苦守十载,却没有回王府去帮忙呢?”
入世和尚合什道:“世事皆由天定,贫僧留与不留,又有何不同?再说了,贫僧只是一个出家人,自有贫僧的使命,出家人讲究的,是普度众生,教化万民,争权夺利的事,并非出家人的本分。”
“呵呵。”顾正阳轻笑到:“我却觉得大师说的不对,我这个人,不怎么信命,我更相信我命由我不由天。”
入世和尚眼神深邃的看了他两眼,个了好半晌才垂着眼脸微微笑道:“顾少侠果然与众不同,看来贫僧没有看错,你的确是个有大作为的人。”
说完这句话之后,他便沉寂下来,半天不再说话。
顾正阳等了一会儿,见他不开口,便出声问到:“大师留下来,难道只是为了和我说这些话?”
“是,也不是。”入世和尚摇摇头到:“贫僧本来觉得和顾少侠颇为投缘,想赠你两句,可没想到顾少杀洞悉透明,看得并不比贫僧更少,所以突然觉得没什么好说的,只能祝少侠明日马到功成,顺利抓到那仁果大王。”
顾正阳突然说到:“其实大师为何不祝我们一臂之力?我相信如果大师肯出手,这件事将更加十拿九稳。”
入世和尚摇头道:“贫僧刚才说过,出家人的本分是普度众生,而非打打杀杀,贫僧留在这岭南之地,为的就是渡化这些贫瘠的山民,对于争强斗狠之事,贫僧并无兴趣。”
“大师刺眼谬矣。”顾正阳信心满满的说到:“大师如果能帮助我们活捉那仁果大王,还有那个瞿大倌,就可以阻止他们入侵南陈,这样难道不是救万民于水火吗?说到造化,还有什么比停止兵戈之灾更大的造化呢?”
入世和尚的眼眸突然射出两道亮的骇人的精光,似笑非笑般对顾正阳说到:“顾少侠是这样想的吗?”
顾正阳理所当然的点点头到:“当然!如果能阻止山越人的这场入侵,就能拯救千千万万的南陈百姓,难道我说错了吗?”
入世和尚随意的笑笑,突然起身道:“若是如此,顾少侠不妨与我同来,我让你看一件事情。”
顾正阳不知所以,见他起身向门外走去,便紧紧的跟了上去,在他身后低声问到:“大师要让我看什么?用不用叫贾先生他们?”
入世和尚做了个阻止的手势说到:“不用了,你跟我来吧。”
两人一路无话,就这样映着山头稀疏的月光深一脚浅一脚的往前走去,顾正阳草草分辨了一下方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