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骚乱(一)(1 / 2)
参加采薇诗会的人中,不乏朝廷重臣。他们对于危险的嗅觉无可置疑。能够经历强风恶浪而不倒的,哪个不是朝争的高手?
张经看到众人的反应,竟然如此惊愕,可想而知,洛阳城里发生的事情是何其的突然,突然到超出了在座王公大臣对危险预知的本能。
联想到这段时间在张府的经历,他心中隐隐觉得,父亲张彝与二哥张仲瑀在其中逃脱不了干系。
想到这里,再不迟疑。唤过下人,拉过一匹坐骑就朝洛阳城驰去。
凌云台距离京城并不远,不一刻,张经便来到宣阳门,只见吊桥被高高拉起,城垛之内,守城士兵张弓搭箭,严阵以待,空气中充满了肃杀的气氛。城下百姓在聚集在洛水之南,远远地看着城门,低声细语。
这些贩夫走卒、耕人樵夫往来内外,为生活奔波,没想到京城竟然出现如此大事,一时之间不知所措。
张经心中烦躁,心中暗想:“瞧今天的情况,即便有人发动政变,也不可能控制洛阳所有城门。除非发动政变的是清河王元怿。但是他不是众人交口称赞的贤王吗?怎么可能会造反?若果说是领军将军元叉,他只是掌管了宫廷禁军,在清河王元怿还在城中时候,哪来的胆量发动政变?”
想到这里,推动胯下坐骑,围着城墙向东转去。
依次经过平昌门、开阳门、青阳门、东阳门,门门无不紧闭,而东面城墙只剩下建春一门。眼看着天色就要黑了下来。他心中不安的感觉越来越重。如果今天不能进入城中,他只能借宿在城外了。
一晚上的时间,鬼知道会发生什么变故!
他真想借此机会脱身而去。自从穿越而来,占住张经的身体。经历北地之行后,他对张家渐渐有个责任感。这种责任看起来是如此的可笑。甚至让他感叹,是不是一个穿越就让自己从骨子里变成了古代人。
依靠前世的见识,他知道如今正是南北争雄的时代。而以他的能力,无论是留在北魏效忠异族,还是南下渡过长江投靠萧梁,此生都不见得可以出人头地,毕竟这是一个依靠家族势力发展的时代。
然而,即将到来的天下大乱,正是武人称雄的最好时机。对于这一点,他从来不敢妄自菲薄。
天下无事则已,一旦有事,一统天下,舍我其谁?
收起繁乱的心思,慢慢向北走去。整个洛阳城依山傍水,南为洛水,北面便是邙山。北面城墙只有两道门,分别为广莫门与大夏门。意料之中的,两道城门均是严阵以待。
大夏门内是御林军演武场,他在城墙外甚至听到远远传来的呼喊声与马嘶声。
走到这里,花了近三个小时。然而洛阳城三面城门均是紧闭,想必西面也不会例外。天色已经不可避免地黑了下来。再不找地方借宿,他只能睡在官道上了。
正要离开城垣,却听不远处传来一声呼喊:“这却不是张家小侯爷吗?记得怀朔贺六浑否。”
张经心中正烦躁,听到声音,顿时一个机灵。抬头看去,却是在怀朔镇认识的高欢。当下大喜道:“高大哥怎会前来洛阳?”
说起来,他对高欢的印象还是很好的。高欢此人,胸怀宽广,和他相处,有种如沐春风的感觉。只是有些奇怪,高欢自从与娄昭君成亲后,得了十匹马的嫁妆,在北地虽然算不上大富大贵,但起码也有了奋斗的资本。以他的情况,来洛阳未免不合时宜。
“一言难尽!”高欢叹了口气,“自从与少侯爷分离后,小人蒙镇将赏识,得了一个驿使的差使,负责往来洛阳传递公文。不曾想第一次来到京城就闹不清状况,敢问小侯爷,为何洛阳城门紧闭?小人身负紧急公文。一旦不能按时交差,只怕责罚难免。”
“我也不知,今日外出游玩也是被拒城外。何时开启城门也能好能听天由命了。”张经苦笑着摇摇头,催马走了过去,缓缓道,“高大哥何不与我一起找个人家住下,洛阳城门总不会永远关闭下去吧。”
“也是,小人对洛阳人生地不熟,还请小侯爷能够指点一二,何处可以借宿?”高欢看着张经,有些迟疑道。
“你我何必如此见外。”
“尊卑有别,小人不敢逾越。”
张经心里静下来,总算听出了味道,高欢恐怕对自己的身份还是畏惧的。这并不是对他本人的畏惧,而是身份的差距让他产生了仰望。他也知道这种情况一时半刻难以改变,当下也不再多话,只是道:“天色已晚,我们只能在城外人家借宿,高大哥不妨一起,再推辞就是矫情了。”
说完,催马走向邙山脚下。高欢怯怯似有所言,看着张经的表情,最终还是没有说出口。只是一抖缰绳跟了上去。
二人一前一后,不多时来到一个小村落。此地距离洛阳城大概十里左右,名唤“许家村”。当初从平城返回洛阳,张家车队在此处歇过脚,所以他还有些印象。
春天一到,白昼逐渐变长。初到洛阳时,酉时初天色已经黑了下来。而现在,酉时将要过去,天色才逐渐黯淡。
两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