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 拔箭治伤(1 / 2)
那两支箭深入体内寸许。郭三吓得直摇头,连声说道:“拔不得!这箭拔不得!”唐仁强忍剧痛,笑着问道:“为甚拔不得?”郭三心想:“电视剧中曾演过,只要箭被拔出,中箭之人多半会丧命。”然她又无法道出实情,只是不住地摇头。
唐仁皱了皱眉头,寻思:“箭伤并不算重,无需惊动绿竹,就由郭三帮忙吧。”从怀中取出一个小瓶,一柄匕首,详细讲了使用之法,又道:“倘若箭头喂有剧毒,晚拔一刻,便多一分危险。”
郭三信以为真,忙道:“好!我拔!”接过匕首,在唐仁的衣襟上割了一块布条,又见那布条已显陈旧,还粘着些许灰土,便将自己的外衣脱下,重新割了几块布条。这时她仍然有些害怕,但又明白箭矢迟早要被取出,于是横下一条心,将布条垫在唐仁的腿底,站起身来,双手紧握着箭杆,猛地一用力,便将整支箭拔了出来。
唐仁痛得大叫一声,身体不住地发抖,随后昏了过去。郭三看到鲜血涌出,吓得脸色惨白,呆呆地站了片刻,突然间醒悟过来,忙将瓶中的药倒在伤口上,用布条紧紧地压住,并系了一个结。
唐仁失去知觉后,郭三反倒更加大胆,一来不用担心唐仁疼痛,二来也因无人指点,只能孤注一掷。她用匕首挑破唐仁右肩的衣服,如前法取出箭矢,又将药粉倒在伤口上,仔细做了包扎。
唐仁悠悠醒来,觉得伤口疼痛稍减,挣扎着要抬起头来,却牵动了右肩的伤口,忍不住呻吟出声。郭三用力托着唐仁的后背,将他缓缓扶起。唐仁检查自己的伤口,见绷带缠得甚是到位,刚好止住了血,心中颇感欣慰,同时又有些惊讶:“这丫头怎懂得治伤?”
其实郭三从没当过护士,只在电视中看过一些片段,当下依样模仿,谁知却做对了。然而这么一来,她也被吓得不轻,眼前不断浮现出伤口的惨状,只觉得双腿发软,全身直出冷汗。
这时天空乌云密布,眼看就要下雨。郭三爬上一棵大树,四下瞅了几眼,见不远处有一山洞,正是她以前捉迷藏的去处,当即溜下树杆,说道:“唐大叔,前面有一个山洞,我扶您进去躲雨吧。”
唐仁看了看受伤的左腿,心想:“郭三力弱,怎能扶着我走路?”指着树梢说道:“你去扳一根粗树枝。”郭三明白他的意思,点了点头,将匕首插进鞘中,揣入怀里,再次爬上大树,手持匕首砍了许久,终于砍下一截粗树枝。
唐仁撑着树枝,挣扎着站了起来,紧跟在郭三的身后,缓缓向山洞走去。此时他有伤在身,行动甚是不便,半里路竟然走了一盏茶的工夫。郭三扶着唐仁进入洞中。唐仁打量这山洞,见其深约丈许,和一间房子差不多大小,当真是个天然的避难场所。
郭三走到洞外,寻了些干草,胡乱摆放一阵,堆成床垫的模样,说道:“唐大叔,破庙里有几块坐垫,我取来给您当被子吧。”唐仁点了点头,心里吃惊更甚,这丫头不仅知道包扎伤口,更懂得照顾病人,难为她想得如此周全。
郭三转身出了山洞,过不多时便已返回,手中多了四个麻布座垫。唐仁看她累得气喘吁吁,心中不忍,说道:“郭三,眼看就要下雨,你也该回安养院了。”话音方落,便听洞外传来“滴滴答答”的雨声。郭三叹道:“回不去了。”站在洞口,看着山间那朦朦的雨雾,暗自寻思:“唐大叔怎会在这里?他不是回扬州了么?还有,他受了箭伤,为何不让绿竹姐知道?”心里有千般疑问,却又不好问出口。
唐仁见郭三并不问话,只是怔怔地站在洞口,心中大奇。若换作寻常的孩子,看到有人中箭受伤,定会吓得哭出声来,谁知郭三不仅没哭,反倒颇显冷静,帮他包扎伤口,还送来四个麻垫。这时她站在洞口发呆,心里又在想些甚么?
到了中午时分,雨渐渐地停了。郭三道:“唐大叔,我该走了,明天再来看你,顺便带些吃的。”唐仁道:“绿竹有一只水袋,你再带些水来。”
回到安养院后,郭三迅速换了一件外衣,又找到一把箭刀,将那破损的衣服剪成十余片布条,贴身藏入怀中。王大娘见她神色有异,问道:“郭三,你不舒服么?”郭三笑了一笑,道:“您放心,我好着呢。”说此话时,眼前仍浮现出唐仁受伤的情景,一张小脸血色全无。王大娘虽有些担忧,却不疑有他,只道郭三身体不适,于是去厨房煮了两只鸡蛋,看着郭三吃下,这才放心离开。
当日夜晚,郭三去了绿竹的住处,问绿竹道:“绿竹姐,你有没有水袋?”绿竹道:“有啊,你要水袋做甚?”郭三道:“大宋士兵都有水袋,我也想要一只。”绿竹微微一笑,心想小孩子家就是贪玩,走到木柜旁取了一只水袋。
郭三惦记着唐仁的伤势,睡得极不踏实,次日天还未亮,便已醒了过来。她悄悄地爬出被窝,在水袋中灌了清水,随后取了几张面饼,蹑手蹑脚地走出屋子,轻轻地关上房门。
绿竹一觉醒来,不见了郭三的身影,心想:“这丫头起得比我还早,真是奇了。”微一瞥眼,见枕边却放着一张字条,上书“绿竹姐,我回安养院啦”。字条上的墨迹尚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