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 正背如流(1 / 2)
晚饭过后,郭三独自坐在大门外,细想近日之事,愈发担心唐仁的箭伤,也不知伤口是否会发炎,是否会引起肺部感染?
在宋朝时,如果一个人得了肺炎,那便算是重病了。郭三放心不下,找到王六曲,大惊小怪地说道:“王大叔,去胡有一把弓箭!”王六曲道:“怎么,你也想玩弓箭?”郭三道:“我才不玩呢。我只是在担心,万一他用弓箭射中我的肩膀,我岂不要死了?”王六曲笑道:“那是一把玩具弓箭,怎会射进你的肩膀?”郭三道:“要是真的射伤我呢?”王六曲道:“那也没事,把箭拔出来就行。”
郭三听说“射中肩膀没事”,微觉放心,又问:“王大叔,你有没有医书?”王六曲笑道:“我藏书万卷,但都是一些圣贤书,并无医书。你要医书做甚?”郭三道:“没事,只是问一问。”王六曲道:“吴学究有医书。”郭三奇道:“吴学究?他不是教书先生么,怎会有医书?”王六曲道:“吴学究出身医术世家,自然有医书了。”郭三甚是惊讶,她认识吴能已有数月,竟然不知此事。
次日上午,郭三再去山洞时,见唐仁的伤势大有好转,已能单手撑地坐起了,心想:“既然唐大叔没事,我也就不用担心了;况且万一有事,我还能制作青霉素。”她思维慎密,智力不亚于成年人,但总归是小孩子心性,想问题过于简单,总觉得自己知道一些后世的知识,任何难题都会迎刃而解。其实,青霉素的制作固然不难,但提取青霉素的酸、碱、蒸馏水、菜油、容器,却不是几天就能备好的。
唐仁道:“郭三,昨晚我们连下九盘棋,我输了三盘。”郭三笑道:“唐大叔,您的棋艺高明,自然会赢了。”叶连插口道:“他确实只输了三盘,但另有五盘是和局。”郭三奇道:“和局?”屈指一算,叶连竟然只输了一盘。唐仁道:“是否和局,谁也说不清,那原本就是盲棋。”叶连道:“输就输了,有甚不敢承认的?”
郭三听这二人又要争吵,忙道:“谁也别说,重新下一盘!”一边说着,一边将棋子摆在棋盘上。唐仁怒冲冲地道:“炮二平五!”叶连不甘示弱,大声道:“象三进五!”郭三按着两人说的招数,依样摆放棋子。
唐仁心浮气燥,只下了三十余手,便被叶连一个“卧槽马”给将死了。郭三叹道:“唐大叔,您又输了。”唐仁闻言一呆,怔怔地道:“怎会这样?我教琴儿下棋时,她总夸我是天下第一棋手……”
郭三听他提及夏聆琴,心里难过,忍不住掉下泪来。叶连问道:“郭三,你哭了么?”郭三抹了一把眼泪,气鼓鼓地道:“哭了!你高兴么?”随手提起水袋,头也不回地走出山洞,到南河边灌了些清水,支起锅灶,又熬了一锅面糊。
叶连见郭三眶中噙着泪花,吓得不敢作声。郭三恼他赢了唐仁,喂饭时故意出些差错,要么将面糊蹭到他鼻子上,要么等他张嘴时,又收回了勺子。叶连唯恐郭三不悦,只得逆来顺受。
郭三给唐、叶二人喂了面糊,收拾碗勺,说道:“唐大叔,叶大哥,我要回家了,下午再来做饭,你们继续下棋吧。”说着,狠狠瞪了叶连一眼。叶连忙道:“好,继续下棋!”心想:“我得故意输几盘,免得这小丫头生气。”
午饭过后,吴能前来教书。众孩童坐在学堂中,听吴能讲解韩愈的《晚春》。郭三心不在焉,只想着唐仁的作势。吴能问道:“郭三,‘谁收春色将归去,慢绿妖红半不存。’作何解?”郭三刚好知道这句的意思,当即如实说了。吴能颇觉欣慰,正要讲解下一句,却见郭三歪着脑袋,呆呆地看着墙壁。那墙壁上爬了一只蜜蜂,眼看就要跌到蜘蛛网里。吴能问道:“郭三,唐诗背得如何了?”郭三抬眼一看,见吴能面含愠色,忙道:“都会背啦!”心想:“我只要背会唐诗,你就无话可说了。”吴能点了点头,道:“嗯,不错!从今天起,你开始背《论语》吧。”郭三惊道:“背《论语》?!”吴能道:“正是。”
《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总共二十卷,一万一千余字,相当于三百首唐诗的字数。郭三对《论语》知之甚少,只会背几个“子曰”。此时吴能让她背诵整篇论语,岂不又是一本《唐诗三百首》?
吴能道:“怎么?不愿背么?”郭三反问:“不背行么?”吴能摇头道:“不行!”郭三心想:“吴先生正在气头上,我不如暂且答应他,然后背上一年。”说道:“那好吧,我背。”吴能道:“嗯,这还差不多。给你二十天时间,务必倒背如流!”郭三大吃一惊,急道:“吴先生,正背还可以,倒背就不行了!”吴能笑道:“那好,就正背如流吧。”郭三甚是无奈,一时又有些后悔,方才不该将话说得太满,要是她还不会背唐诗,也就无需背甚么《论语》了。
下午时分,郭三回到山洞,手中捧着一本《论语》。叶连问道:“郭三,你拿的可是棋谱?”郭三心情不佳,大声道:“甚么棋谱?这是圣贤书!很难的,说了你也不知道!哼!”
叶连奇道:“小孩子看的书,又有甚么难的?”郭三道:“谁说是小孩子书?这是孔子写的《论语》!”叶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