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闽海风云 八(2 / 3)
倒下了。当巴布泰领着数百骑兵精锐冲到刺刀丛前,本来已失去大部分冲锋速度的战马,面对密密麻麻的刺刀丛,正如高旭意料的那样,无论是平时的演习,还是临场的实战,这些战马果真起了畏惧之意。冲击到方阵正面的战马本能地顿住马脚,冲到方阵侧面的则是直接冲进方阵之间的间距地带。
那些冲进品字排列的方阵间距地带的骑兵,立即遭受到两个营方阵侧翼火铳火力的打击。马匹的目标极大,旭卫镇的火铳兵不光可以射人,也可以射马。失去战马的少数清兵也极为悍勇,冲到刺刀丛前,想杀入阵营之中。但失去了战马的冲击力,又身在这么近的距离上,这些清兵在刺刀丛后列的排枪之下,也只是轮为靶子的下场。至于那些冲击到品字型中央地带的清骑,甚至遭受到三面火力的毁灭性打击。因此,冲到方阵之间的数百满清骑兵,基本上已是尽覆的结果。
作为沙场老将,奉国将军巴布泰与自己的战马基本上犹如人马一体。当在亲兵的护卫遮挡下,巴布泰领着数百重骑,顶着旭卫镇的弹幕冲到那刺刀阵之前,跨下战马那种本能畏惧的顿足,让巴布泰心中一突,他与勒克德浑一样,高估了战马跨跃这种刺刀丛的可能性,也低估了这刺刀丛对马匹的威摄程度。巴布泰原以以为跨下的战马与自己一样南征北战,不输亚于一个勇猛的战士,但动物的天性毕竟无法与战士的战斗意志相提并论。
事到如今,也不是爱惜马力的时候,巴布泰举起战刀,猛地一刺马股,那战马吃痛之下,尽管前方的是让它畏惧的刺刀丛,在失控之下,仍然向前一跃。巴布泰身边的几十个亲兵见状,也是学起样来,纷纷地狠刺战马的屁股,强迫着战马向刺刀丛冲击跨跃。但像巴布泰那样成功跨越刺刀丛的清骑不多,不过是寥寥数个而已,大多数不是当场阵亡在排枪之下,就是受阻于刺刀丛林之外。毕竟像巴布泰这样骑术精湛的满清悍将为数不多。
巴布泰的战马虽然成功跨越刺刀丛,但已是浑身尽是血洞,跃进阵中之内时,战马就已经重伤倒地。巴布泰就地一个翻滚,立起身来,另个四五个亲兵也是如此,当他们背靠背地立在方阵中间,面对就却是从四个方向压缩而来的四排刺刀。
看着巴布泰的武勇,徐鸿面不改色地退到方阵内沿的第四排丁队边沿,对于这种敌人突破方阵冲入阵中的情况,旭卫镇的士兵平时也有过强化训练。当敌人冲入阵中,除了第一时间堵住缺口之外,方阵最内的丁队立即掉转刺刀向内进入肉搏状态。丁队转身内战,而外战的仍然还有甲乙丙三队,足以保持方阵刺刀的防御以及火铳的弹幕输出。由于在方阵之内,四面皆是友军,而且又在火铳的射程之内,为了避免误伤,不到万不得已,方阵之内的战斗基本上靠有组织的四面合围的肉搏战取胜。
巴布泰为首的五六个清兵,面对着四个方向,每个方向五十人所组成的队伍,总共二百人举着四排密密匝匝的刺刀,迈着充满节奏感而又训练有素的步伐合围而来,尽管他们困兽犹斗了一番,但在徐鸿的镇定自若的指挥下,在旭卫镇甲营四哨的四个丁队进退有据的刺刀阵前,这几个凶狠的鞑子最终还是先后血溅当场!
或许旭卫镇将士单兵战力,难敌巴布泰这些满清悍士,但形成了有组织性的攻击性刺刀阵形,勇如巴布泰,也只有饮恨沙场的结局。
∶∶∶∶∶∶
旭卫镇纯火器战术与传统战术所不同的是,但进入战斗之后,黑火药所形成的浓厚硝烟很快就是笼罩了整个交战阵地,这成为旭卫镇战斗的一大特色。
在福州城下,郑芝龙为首的一等福建本地的汉奸贰臣们,正要大饱旭卫镇的方阵在他们的主子的冲击下一败涂地的眼福,但很快硝烟就遮挡了他们的视线。
只见旭卫镇的阵地中尽是浓雾一团,里面金戈声、喊杀声、火铳排射的轰鸣声、战马的哀鸣声,响作一团。只闻其声,不见其景。没有多久,这些声音慢慢地消失了,浓雾之中的燥动也消失了。那奉国将军巴布泰为首的近千冲入浓雾之中的满清骑兵,似乎像是被隐藏在浓烟的怪兽吞噬了一般,毫无声息。
偏偏这时,艳阳当空,却是没有一丝风,那浓烟一时半刻也不会散去。
而勒克德浑领着另一批近千骑的满清兵,迂回到旭卫镇方阵的后翼,正谨慎地观望着浓烟中的旭卫镇阵地。
但在在浓烟之中,他什么也看不清楚。
“同盟军,果真是名不虚传啊!”
一个留着老鼠辫子的福建本地豪绅,一边哀叹道,又一边摸着脑门上的金钱鼠尾,眼神内尽是犹疑之色。毫无疑问,要是旭卫镇真的逆天大胜,大败勒克德浑的满清铁骑,到时同盟军清算汉奸,肯定是从城楼上的诸“君”开始。
“奉国将军的一千铁骑呢?难道就这么一会功夫,就全军覆没在旭卫镇的阵前了么?”
一个贰臣茫然地疑问着。
“没有声音,说不定是玉石俱焚的结局。这般算来,贝勒仍然还有近千的满清兵,岂不是仍是我大清兵得胜?”
一个剃发易服的腐儒习惯在摇晃着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