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闽海风云 八(3 / 3)
袋道。
众人听罢,发愣着望着旭卫镇阵地上的那团久久不散的浓烟,没有附和这个腐儒的天真,只是默然无语。这时,一人突然转头寻找着,问道:“哩,郑大人呢?”
众人不由抬眼四看,果然不见郑芝龙,他竟然悄悄离开城楼溜走了。
这些识时务的“俊杰”们,不由得神色惶然起来。
∶∶∶∶∶∶
由于黑火药浓烟的扩散,战场中央地带虽然不致于像旭卫镇阵地那般朦胧得十几步之外不见人影,但满清骑兵辗压过后的灰尘仍然很大。
在尸横遍野的中央地带,一个人影费力地推开压在身上的尸体,伸出手摸索着,摸到一把刀柄时,慢慢地腾起身来,茫然地打量着周遭的情景。
甘辉抹了一把满是血污的脸,一手执着刀,慢慢地行走在血泊中,见到几个辗转哀号的绿营清兵,就一刀结果了对方。不一会儿,他就寻到了十个血战余生的闽安营义兵,那个颇为机敏的年轻小队长也是不难不死。他们团聚一起,逆势而行,凭着长矛和藤盾,在清兵的铁骑下幸存。当时清军的目标是冲击旭卫镇的阵营,对于战场中央区上闽安营的游兵散勇自然不会费心追杀,这倒使得甘辉这些有了活命的机会。
甘辉与那个年轻小队长一边击杀着绿营兵的散乱人马,一边收拢着闽安营的义兵,不过半柱香时间,竟有了一百多人。这时,原先撤回旭卫镇方阵内的闽安营义兵,又有数十人趁着战场暂时的空隙之间,摸上阵来寻找同营的兄弟。最后闽安营的义兵越积越多,竟达二百余人。大伙们都是福建本地的乡里乡亲,激于忠义,才投身同盟军的反清事业,经过血战的磨砺,更是脱胎换骨。
从旭卫镇阵地中出来的闽安营义兵给甘辉带来了战况的详情。当甘辉等人听到近千满清铁骑葬身旭卫镇的方阵内外,不由得大喜,心中对同盟反清的事业越发坚定起来。
“统领,我们这三百多人回去么?”
那个姓刘的年轻小队长问着甘辉道。这个时候,大家初经大战,着实需要休整一下。闽安营的三千兄弟,幸存下来的就他们不足三百人了。
甘辉望着硝烟与灰尘笼罩着的旭卫镇阵地,又回头望望着福州,见东城门竟然洞开,大量的绿营军溃兵涌入城去,城内又有大量的城民趁机出城,包括很多原先有降清打算,但是现在清军初战失利之下,使得这些人怀二心者惊魂未定,更加的首鼠两端起来。
“不,我们杀进城去!”
甘辉慨然道:“旭卫镇首战告捷,这福州城内人心惶惶,正是我们混山摸鱼的好时候。”
那刘姓小队长略作沉思,道:“统领,我们不足三百人,要是硬闯城门,想必不易,不如我们趁着灰尘遮掩视线,换上绿营清兵的衣帽,再趁乱入城,如何?”
甘辉拍手道:“好,就这么定了。我们潜进城去,杀那些二鞑子们一个痛快!”
众义兵慨然应诺之时,其中一人突然指着东出城门的一支人马,诧异道:“哩?那个不是郑芝龙么?”
甘辉举眼望去,果真见到那郑芝龙领着数百亲兵,东出城门,正要扬长而去,顿时作色道:“兄弟们,操刀子上,别让这个国贼给溜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