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定论(1 / 2)
“不过是山中野茶罢了,当不起居士这一赞!”门口传来了说话声,李玮转头一看,心中不由赞了一句“好”字。
来的赫然是一个老道士,须发斑白,梳着整齐的发髻,用一只青玉的莲花冠束住,长至胸口的胡须也梳理得整整齐齐,脸色红润,几乎看不见什么皱纹,眼神也很是清亮,脸上天然带着一种悲天悯人的神色,这让他原本只能说是平常的相貌都变得神光莹然起来,一身青色的道袍,虽说半新不旧,但是穿在身上,便有一股子仙风道骨的味道透出来。这等卖相,着实让李玮也不由心中暗赞,也难怪这道士在这左右百十里地这么出名,光看这模样,就是标准的神仙,就算后世宣扬无神论,那些邪教还能盛行呢,何况如今便是皇帝,也要率先祭天祭神呢!
心里这般想着,李玮也站起身来,行了个礼,含笑道:“早就听说长青真人大名,如今一见,真是闻名不如见面,实在是三生有幸!”
“不过是大家抬爱罢了!”长青真人见过的市面也是不少,这边虽说算起来是穷山僻壤的,但是,多年来也出过不少京官,甚至还有阁臣,长青真人每年也会出门云游一两个月,自然不可能都是在外面风餐露宿,打交道的除了同道,多半也是些达官贵人,这会儿见李玮虽说不过十五六岁,但是长身玉立,风度翩翩,穿着一身天青色的长衫,上面用的是同色的丝线绣出来的暗纹,腰间悬着一只香囊,还有一枚玉佩,用的是上好的羊脂白玉,雕成了一条出水鲤鱼的形态,活灵活现。
再看李玮身边伺候的人,赵国安二十来岁,眉清目秀,在李玮侧后方一步远的地方垂手而立,神态极为恭谨,几个书童暂且不说,那几个护卫腰间都悬着刀剑,各自所站的方位也很有讲究,身上也带着行伍之气,应该是军中出来的好手,心里自然有了定论,因此,言语间很是客气。
两人都是客气了一番,长青真人引着李玮往后面的静室而去,静室并不大,也很简朴,墙壁刷成了白色,只是在正对着门的那一面墙上挂了一幅字,写的却是《道德经》里的话:“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这幅字论起书法成就来,只能说是中平,但是,其中自有一种闲云野鹤一般的风骨,叫人不由心折。
静室里面连正经的桌椅也没有,不过放了几个蒲团,还有一张小小的木几,要是人都进去,只怕就算坐地上也坐不下,因此,李玮也就带了赵国安进来,其他的人在外面等着。
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檀香味,长青真人含笑道:“观中简陋,却是怠慢贵客了!”
李玮微微一笑,说道:“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得见真人,已经是三生有幸,何谈怠慢!”
长青真人只是含笑不语,他也不问李玮是什么身份,甚至连名字也不问,看起来,就像是李玮是寻常香客一般,叫人重新上了茶,陪着他说话。
李玮对道家其实没什么了解,他上辈子仙侠小说看得不少,但是,看的也不过是个乐子,无非就是升级打怪下副本,境界也都差不多,他自然也不会跟长青真人胡诌什么金丹元婴的,那纯粹是胡说八道,鲁班门前耍大刀呢!
长青真人却也是个极有本事的人,见识广博,博闻强识,不仅仅是道家,便是在儒家佛家的理论上,也很有一套,也难怪他当年跟人家经辩,说得人家哑口无言了。
哪怕李玮对他颇有些疑虑,也不得不说,这人的确是个有本事的,若是入仕,只怕也能成就一代名臣。长青真人言语间颇为崇尚清静无为之道,说起养生长生之道的时候,他也不会说什么金丹之类的,只说应当少思少欲,忌大喜大悲什么的。长青真人的理论很有意思,在他看来,每个人的精气神都是有定数的,消耗得多了,身体便容易贼去楼空,自然很难长寿,若是能够遵守一定的养生规律,降低消耗,自然能够长生久视。他甚至举了例子,说是有人常年病弱,在家休养,但是,哪怕小病不断,常年用药,但是精气神消耗得少,却能长寿,有些人,尤其是武人,看似龙精虎猛,年轻时大肆挥霍精力,等到中年之后,便往往伤病缠身,多半寿数不过半百,往后就得靠着名贵的药材续命。
这些话说得挺有意思,他还在那边跟李玮说了一些药补食补的方子,李玮听着,自然有赵国安记着。
总而言之,长青真人的确是个很让人觉得舒服的谈话对象,哪怕他不说什么悲天悯人的话,言语间,也常有慈悲之意,李玮说到他找那些大户富户布施,用来周济穷人的时候,开玩笑说他是不是也在劫富济贫。他倒也不反对,只是叹道,大户人家一餐一饭的花销,便足以养活一个四口之家,虽说道家不讲究什么修来世,但是,积德行善也是好事!
不管怎么样,从这次的闲谈看起来,这长青真人倒真的是有德之士,的确有一副慈悲心肠,看其言观其行,并无刻意之处,反而是发自内心,李玮不由觉得自己实在是太过多疑,上辈子见了太多的假慈善,却没想到如今却是人心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