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归家(1 / 2)
却说这日李钰一行下了山,正在鹿羽山脚下走着。这练气士身体强健,行走如飞,不过半日功夫,便从鹿羽山上下来了。
李钰虽是有驾云御剑之能,但平日也甚少下山,所见所闻,大都是在书中所得,自己亲见的却是甚少。是以他也不急,只是缓步走着,但这几人均是一步跨出,便有约莫半里左右,
这却是仙家神通了。
因着不急,所以李钰便与王师弟交谈起来,他问道:“师弟你却是常下山的,不知道这山脚下有什么有趣事物?”
王师弟脚下不停,脸上露出思索之色,答道:“如说有趣之事,附近到时有个殷溪城的,其中有唱戏说书的,也颇为热闹。”
“唱戏说书的?左右也是不急,不如先去殷溪城,我先见过父母,再耍个一天,便与你去乌目江如何?”李钰这时却是想起了自己的父母,心中怀念之情大盛,便像自家师弟问道。
“也好,师兄难得下山,这次便让小弟做个东道主,带师兄好好玩耍一番。”王师弟笑着应道。
“若说东道主,只怕师弟你尚不如我。我父亲昔年便是这殷溪城主,这殷溪再大,也是如我家一般的。”李钰笑道,脚下又加了把劲,霎时就走的远了。
远远的只听得他声音传来,“师弟!童儿,且快些,莫要耽搁了时辰。”
这王师弟与承均童儿也不答话,只是脚下加力。如此一来,不过多时便到了殷溪城附近、
到了城门前时,也有城中官吏在检查身份的。这却是怕有盗贼混入,扰乱治安。一方面也是为了收取进城税,以滋用度。
李钰在那等了会,见得自家师弟与童儿都赶上来了,便说:“童儿你且拿些铜钱来。”
于是承均便从袖中取了些铜钱,约莫百来个,说:“老爷,这次下山大多拿的金银,这铜钱到时没带几个。”
李钰听了,说声无妨,向官吏交了钱,三人便进城去了。
这城中也颇为整洁,拿青石铺了路,左右方是民居和商铺。李钰走在前面,到是熟门熟路,在其中七弯八绕,便到了一个大宅面前。
两人心里知晓,这便是李钰父母的屋子了。于是都整了整衣裳,尘土到是没有的,但凡练气有所小成的,便不沾尘了。这番动作只是表示尊敬。
李钰上前叫了门,出来个青衣小厮,问道:“几位哪里人?何事叫门?”
李钰笑骂道:“怎地,连自家少爷也不识得?且去通报,说我李钰今日下山来拜见父母了。”
那小厮听了,倒也不疑心作假,他从刚来李府上便听说了的,李家的大少爷自小便是上山修道去了的,况且这人眉目依稀与小少爷等仿佛,当是血亲无疑。
于是他便说了声:“请稍待,小的刚来没多久,尚不识得少爷面貌,只等我进去通报便是。”
李钰道:“自去自去,我等在这便是。”又转头向自家师弟说道:“却是让师弟见了个笑话,自家人到是不认得自家人了。”
那小厮前去通报按下不提,且说这王师弟听了,却是满脸正色,道:“师兄说的哪里话,若是师弟我回了家,也指不定家里人不识得我了。”
却是想起自己自小便上山修道,而今十数载,连双亲相貌都已经模糊,暗自伤神。
李钰一行等了一会,就听得屋内喧哗四起,随后又是脚步声传来。当先一个中年妇人抢出来,劈头就问:“我儿何在?!我儿何在?!”
不是李钰生母却又是何人?李钰见了,忙上前搀着,道:“孩儿在这呢。”
那中年夫人顿时哭了起来,随后赶来的一个中年富态男人上前劝她,“莫要哭了,还站在门口干甚?快把孩子带进屋里,别站累了。”
这人正是昔年的李老爷,细细看来,他的容貌竟是毫未改变,想来是那壶灵酒的功效了。
李钰于是又上前见了个礼,道:“父亲安好?许久未见,孩儿甚是想念。”
又指了指王师弟,道:“这是孩儿师弟,自上山后便与孩儿玩在一块的,唤做王灵。”
李老爷听了,也只是不住道好,随后又将两人引进屋里,吩咐下人准备好酒好菜。
李钰也不推辞,只是说道:“孩儿这次下山恐怕还是不能久居,这次师傅有命,明日后便需走了,是以无需操心。”
那李老爷当时便愣住了,过了一会又苦笑道:“好好,师命要紧。我早就知道恐怕是留你不住了,你与我们终究不同,生来便是神仙中人。只盼你无灾无劫便好。”
又道:“你也无需忙这一会,先吃了饭,我和你娘再陪你去四处走走。也顺便带你去拜祭下你爷爷,只怕下次你再回来的时候,恐怕也要到那去见我们了。好歹带你认识地方,免得不识路。”
李钰点头应是,又说:“只是肉少些便好,久在山中,吃不得油腻,何况对修持有害。”
李老爷就吩咐下去了,接着又看了李钰会,说:“嘿!看着你就像见了我年轻时候,只是我不如你。甚好,甚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