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步入校园(1 / 2)

加入书签

李星瀚今年七岁,七岁是一个上学的年纪,具体是每年的九月一号,几个月后,华榆公司的事业已经走上了正轨,而李星瀚也要走上他人生中的重要一步,他要上小学了。

对于李星瀚而言,小学一年级才是他上学的开始,因此当时是1997年,不比现在,没有幼儿园,没有补习班,小孩子惯例玩到七岁,然后开始不在无所事事,步入校园。

此时正是夏末秋初的时候,气温不冷不热,树上的枣子已经一半红一半绿,再过不到一个月,就能打了。

上学的第一天,李星瀚领了新书,格外兴奋,把所有的书都从头翻到尾,看了书中每一副插图,正文倒是没看,也不太认识字。

李星瀚在小孩子当中算是不太和父母亲近的一个,一般不会腻歪这父母,今天是领了新书,一时感觉新鲜,因此把语文书拿给他妈妈,让她给讲一个故事。

她妈妈却没有翻开书,只是将书合着,跟李星瀚道:“假设这是一艘船。”然后他讲了刻舟求剑的故事。

讲完以后,他妈问他:“你说船在水中会走,剑会不会走?”

李星瀚不知道啊,没回答,他妈又将故事讲了一遍,问他:“把剑扔下去以后,船在水中走,剑走不走?”

李星瀚想想道:“走呢。”

他妈又将故事将了一遍,问他:“走还是不走啊!”

李星瀚道:“不知道。”

他妈火了:“船在水中会走,你说剑他在水地下会不会走啊!你说他倒是怎么走啊?!”

李星瀚吓到了,便道:“不走。”李星瀚听了好几遍,这个故事还是没理解,只好说了违心的话。

他妈却紧追不舍:“为什么不走?”

李星瀚答不出来,被他妈打了一顿。

天哪,小孩子让大人给讲故事,居然当场就考了阅读理解,还打孩子,当时李星瀚就觉得,不公平,太他妈不公平了!不讲理!大人就是不讲理!

不讲理归不讲理,学还是要上的,这个世界上,实力是硬道理,哪怕用在父母和孩子身上,也是适应的,有的父母在壮年的时候打骂孩子,老年的时候被孩子大骂,也算是因果循环。

和其他村里的小学一样,新手村的小学也是只有一个老师,一个老师带所有的年级和科目。

上课开始,老师给一二三年级布置了课堂作业,然后在黑板上给四年级的孩子上课,等四年级的课讲完了,便给四年级留作业,给三年级上课。

在李星瀚看来,世界上所有的学校都是这么上课的。只有一个老师,没有上课铃声,也没有下课铃声,什么时候老师觉得时间差不多了,便下课休息,一节课两小时以上,一休息半个小时以上。

这种上课模式在李星瀚心里根深蒂固,以至于后来他知道正规的学校下课只玩十分钟的时候,很是有些不习惯。

其实跟下课玩过家家比起来,李星瀚更喜欢的是去干活,他觉得这个才新鲜。

老师会组织小朋友,带上工具,排起队伍去河里接水,接完水以后去地里浇庄稼。李星瀚很喜欢这项劳动,因为大人不让玩水,而这时候可以明目张胆地玩水。

对于现在的李星瀚来说,下课才是他的追求,上课的乐趣,也就是翻看各种书的插图,他很喜欢拿自己的书和老师的书上的图对比,因为他的书是黑白的,而老师的书是彩色的。

比如同样的一首小诗:“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自己的书上看着乱糟糟的,但是老师的书上真的有美丽的风景,还有燕子,看来是那样的养眼。

这天下课休息的时候,孩子们发现,学校的大院子里开来了一辆车,一个个都喜出望外的。

他们不光认识这辆车,也认识这辆车上的人:他们是扶贫队的,每次来村里,都会留下橡皮、铅笔、文具盒等等,上次来的时候还带来了一个巨大的惊喜:一个足球。

孩子们看着那以前只有在电视上才能看到的皮球,一个个喜出望外,口水都要流下来。

扶贫队走的时候,所以的孩子都依依不舍地跟他们挥手,在孩子们眼中,他们都是温文尔雅的叔叔。

现在扶贫队再次到来,李星瀚便和他们交上了朋友,到哪里都跟着,以至于他们都知道这个小孩叫李星瀚。

有一节课李星瀚被老师罚了,一边哭一边去厕所,半路上那个扶贫队的叔叔见了,便将李星瀚抱起来安慰他。

他们无疑给李星瀚留下了美好的印象,以至于他在老年的时候仍然提起这件事情。

除了在学校上学以外,李星瀚依然在空轿会供职,以及负责六等地主的事情,这使他成为一个大忙人,现在地里的青苗以及渐渐长高,看起来好像要丰收的样子,而李星瀚却知道,这次种的都是假种子,用来糊弄上面的。

在空轿会中,李星瀚开始学习巅峰封建文明的机械制造手艺,希望后面能够自己做出非常厉害的暗器。

因为空轿会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