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步入校园(2 / 2)

加入书签

大明朝属下的机构,所以这里的机械制造技能,属于封建文明的巅峰,没有电器,电脑芯片,核能武器等等,以木工和铁器的配合使用为主。这里所使用的木材,都是数十代人精挑细选出来的优秀品种,这里使用的铁器,也是数十代人积累下来的锻造技艺之下的产物。

但是真正在这里学下来,李星瀚发现他飞快地掌握的不是做暗器的技术,而是做玩具的技术。

比如村里小孩都玩的弹弓,就是一个树杈,然后缠上自行车的里胎做成,威力有限,但是李星瀚做的弹弓,结构可就复杂了,上面不光有树杈和自行车胎,还有齿轮,钢丝,导向器,稳定架,这弹弓不光打的远,还能连发,对着树上一顿乱轰,基本上都有不幸身亡的小鸟掉下来。

不过现在李星瀚是自主研发这一技能,技术、材料都还有限,他的弹弓保养起来也费劲,不光要定时清理,还有经常抹油,而且安全性有待提高,这玩意走火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有时候还没发射呢,子弹嗖嗖的就飞,不知道的人还以为闹鬼呢。

李星瀚上了一个月学,便到了打枣子的季节,枣子分家枣和酸枣,家枣每家每户的院子里都有,大人拿棍子打下来,小孩在下面捡,摔烈的当场吃掉,好的放在柳条编制的篮子里头,吃个一两天,便放在一种由往年庄稼的秸秆编制的圆形案板上面,然后送到房顶上晒成干枣。

酸枣是要到山里面去找的,家枣个大味甜,酸枣顾名思义,酸酸甜甜,指甲盖大小,是孩子的最爱,因为当时外地人来这里收东西,收杏仁为主,因此大人要是上山,基本上去打杏仁,酸枣只有极爱护孩子的大人才会去山上捡,一般都是孩子自发组织去山里捡。

李星瀚被禁止上山捡酸枣,他妈说了山上危险有蛇,这已经是惯例。

等枣子打完以后,大约就是中秋时分,家家户户都要做月饼,当时的月饼,分真月饼盒假月饼两种。

真月饼是机器做出来的,厚厚的,圆圆的,假月饼是自己家里做的,做完了以后,拿个模子,像是盖章似得盖上去一些图案,假月饼扁扁的,形状也不规则,但是由于造价低廉,每家都会做一点。

等月饼吃的差不多,就快到秋收的时代了,等庄稼成熟,平时无所事事,打骂孩子的大人突然有了事情做,割庄稼,然后用扁担一捆一捆地挑回来。

很多庄稼需要脱壳的,都没有机器也不用人力,而是将他们堆在马路上。

基本上每天秋收时节,路过的司机都会看到马路上摆满了各种庄稼,他们并不害怕被车碾,实际上就是让车来碾的,这样可以节省人力。

这就是为什么村里人吃米的时候,都要先把你盛出来,捡捡里面的石头,煤渣子,这些都是当年被车碾的附带品,因为当时路过的车,并不都是代步工具,很多都是拉煤、拉石子赚钱的。

李星瀚在村里住了多年,也看过好多次收割庄稼,但是这次他上学了,比往年就要有趣的多:熊孩子们在庄稼垛子里捉迷藏,不是藏着谷堆里,就是用庄稼秸秆将自己埋起来,只有特别熊的孩子才愿意藏着豆子堆里,因为豆子在脱粒之前,那个秸秆上有毛毛,扎的人不舒服。

在秋收结束之后,李星瀚终于迎来了一次可以名正言顺上山的机会——这次是学校的老师组织的。

并不是秋游,而是去山里捡松果。

捡松果也不是为了吃松子,而是为了冬天烧柴。

这都是学校组织的劳动,李星瀚喜欢的不得了,当然,并不是因为他热爱劳动,而是因为他可以去山上玩,可以做一些平时大人并不允许的事情。

这次劳动回来,李星瀚开始为一件事情烦恼起来:他在大明朝那边,跟这边节气相仿,也已到了秋收的时节,前面一直没有下令收粮,现在布告已经发了,但他的地里,种的是假庄稼。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