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爷爷的抗战1(1 / 3)
(一)。
爷爷的抗战始于1931年“九一八”之后。
“九一八”的发生不是偶然的,它是日本帝国主义为了吞并中国、称霸亚洲及太平洋地区而采取的一个蓄谋已久的重要侵略步骤。早在1927年夏,日本内阁在东京召开“东方会议”,制订了《对华政策纲领》,露骨地声称中国东北“在(日本)国防和国民的生存上有着重大的利害关系”。同年7月,内阁首相田中义一向天皇奏呈《帝国对满蒙之积极根本政策》,即“田中奏折”。“田中奏折”公然宣称:“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从而确立了以“满蒙”为侵略基地的狂妄战略。1931年,日本军部秘密制订了有关侵略我国东北的方针、步骤和措施。在完成了发动侵略战争的周密准备之后,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揭开了对中国、进而对亚洲及太平洋地区进行全面武装侵略的序幕。
“九一八”激起了全中国的抗日浪潮,特别是在文化教育界。
而爷爷把他的,可以称得上当时全国小学国语教师人手一本的教材——《小学国语科教学法》(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从“九一八”后所出的版本,都标记上离“九一八”国难日多少多少时间,充分表达了爷爷抗日爱国之心!
见右附图:
研究民国史的人都知道,当时中国大部分重要书籍,特别当时中国的中小学教科书,有很多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其中彰明民族思想的文章,如李牧却匈奴、岳飞抗金、袁崇焕却满、戚继光平倭等课文,在教科书中不胜枚举。国耻教材,如鸦片之战、甲午之战、“五卅”等也有收入。日本人认为这是宣扬民族思想、提倡抗日,是“反日教科书”。
商务印书馆所属的东方图书馆三十年来在国内外搜集的数十万中外图书,包括大量古籍善本书及各种珍贵的中外杂志报章。
到1932年,商务印书馆的发展规模已超过包括日本在内的远东地区甚至整个亚洲的所有出版企业。1930年代初,商务印书馆的出版物占全国出版物的百分之五十二,被世人誉为东方文化之中心机关,在中国教育、文化、出版事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于是在1932年1月29日这一天,日军做出一个惊人之举:轰炸中国当时最大的文化机关——商务印书馆!
一个民营文化机关,何以让日军这么大动干戈呢?
日本人的这种恶毒的做法,类似当年的满洲人对待蒙古人。清朝统治时期,有一项民族政策非常奇特,就是阻止蒙古人汉化。满洲人知道,汉化能给少数民族带来政治、军事、文化上的腾飞,而且他们也尝到了这方面的甜头,所以,有效地阻止蒙古人汉化,就等于在中华大地上,只满洲人一家强大了。这种情感,来自于蒙古人曾在元朝时统治过中国。那时的蒙古人不知道汉化的厉害,所以没有汉化,也就没能成为中原长久的主人。满洲人就不同了,他们的汉化,使一个少数民族对中国历史的影响,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程度。在清朝的皇帝中,他们的汉化也一个赛似一个,以满族人鼓吹的,中国封建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乾隆皇帝为例,他的汉化,竟然是以作汉诗来体现的,他一生共写了五万余首。以文学而论,乾隆的诗没啥大的价值;但以个人的汉化而论,也许堪称世界第一了。
日军侵沪司令盐泽幸一就说过:“炸毁闸北几条街,一年半就可恢复,只有把商务印书馆、东方图书馆这个中国最重要的文化机关焚毁了,它则永远不能恢复。”
日军轰炸商务印书馆,目的就在于毁灭中国的文化,把中华民族置于至愚至穷、永远不得翻身的地步。
妄想用战争手段毁灭中国文化,其用心何其歹毒!望后世子孙瑾记!
(二)。
“九一八”之后的爷爷是异常忙碌的,他不仅每版(九一八后共出多少版笔者尚未统计)都要修改当时民国教育部的核定教材——《小学国语科教学法》,还发表了大量有关抗战备战的专著如《国防教育的意义和范围》,《怎样指导孩子们研究历史?》等等;1934年,作为浙江省教育厅的专职巡视员,他还视察了许多名校,如白象小学,虹桥小学等,提出了整改建议和指导方法。对白象小学提出了整改意见:“各级座椅不能合用,以免影响儿童健康成长;儿童图书应设法扩充;自修时间过多”(注1)。“23年元旦,学校参加全县学生国语演讲竞赛。5月12日,学校举行国语科写字竞赛会。竞赛完竣,将学生习字作业送局评定。是年,省教育厅视察员赵欲仁,视察乐清县几所县立小学后,对各所学校提出评定意见,。。。。。。认为虹桥小学校容“布置得法”。民国24年小学毕业生升考省立初中时,在永、乐、瑞、平、泰、玉等六县考生中,虹桥小学的陈绳武考试成绩名列第一。民国26年有学级6个,被辅导小学41所。”(注2);据天台中学大事记记载:“1936年5月2日,部视察员杨振声先生,省视察员赵欲仁先生到校视察。(注3)。。。。。。作为一位教育家,和当时中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