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小小期盼(1 / 2)
“这个方翔,差事办的这么不尽心。就弄几个凉菜点心,开几瓶洋酒,连个热乎的汤水都没有,这洋人会高兴?”慈禧不悦道。
“老佛爷,洋人高兴着呢,一大堆人围着他叽叽咕咕的说洋话,就没什么人有心思吃东西。现在正扎堆和他照相呢,烧洋药粉的味儿熏的人头疼!”李莲英笑着解释道。
对于照相机,慈禧并不陌生,她自己就经常在宫里照相,尤其是喜欢扮成白衣观音的样子。李莲英经常扮成童子陪着慈禧照相,不过李莲英鼻子不太好,闻不惯镁粉燃烧的味道。
“你是不是收他好处了,就这么替他说话?”慈禧不动声色的道。
李莲英急忙跪地磕头如捣蒜:“奴才不敢胡说,奴才刚才看的真真的,洋人是没有不高兴。奴才也觉得方大人有些怠慢了,早就吩咐御膳房预备下了。”
慈禧的身边站着两个旗装的女子,一个十八九岁,一个十六七岁。
年纪稍大的女子笑着道:“老佛爷,刚才是我和李大总管说了,让他甭瞎操心,要是真把热菜十个碟子八个碗端出去,反而会惹了笑话。”
慈禧不解:“哦,给洋人弄吃的?咱一片好心,怎么还会被人笑话?”
旗装女子笑道:“回老佛爷的话,方大人这是按照洋人的规矩,弄的是冷餐会,和咱大清规矩不一样。”
慈禧连连点头:“对,既然是请洋人吃饭,就按洋人的规矩来。我就说嘛,这个方翔也是个能员,不会办事这么没溜儿。”
两个旗装女子相视而笑,反正慈禧怎么说都有道理,横竖她是老佛爷,谁敢挑她的字眼。
“这洋人也怪了,方翔几次三番的揍过洋人,他们也不恨他,还扎堆和他照相,而且听李鸿章发来的电报里说,洋人要惩办的祸首名单里也没他,他可是刚刚在娘子关杀了不少洋兵的啊!???容龄、德龄,你们姐妹俩也是从洋人地界回来的,洋人的规矩你们都懂。这到底是为什么?”慈禧一边喝茶一边问道。
慈禧身边的两个旗装女子,是大清驻法国公使裕庚的两个女儿,自小跟着父亲出使外洋,先是日本,后来是法国、德国。两姐妹都能说日语、法语、德语,还通晓拉丁语,尤其是姐姐容龄,还拜了最著名的美国舞蹈家邓肯做老师,成为中国第一个系统学习了西方新式舞蹈的人。
俩人随父回国之后,慈禧看她们姐妹有趣,就留在身边伺候,让她们给自己弹钢琴、跳舞,讲讲外洋的见闻解闷。
慈禧西逃的时候,没带上她们。裕庚领着全家也追到了西安,慈禧又把她们俩弄到了身边。娘子关前,马福祥一刀斩了桂三十五郎,拿着他的首级报功,把慈禧吓的魂不附体。前些日子,宰了一个德国公使克林德,就闹出那么大的祸事,这回杀了拿日本天皇御赐宝刀的,那还了得?
但是事情的发展出乎慈禧的预料,列强对这个视乎并不在意,就连日本都没拿这件事做文章,反而是一直在追究甘军杀书记官杉山彬的事情。
凭什么别人杀个人,洋人就不依不饶,方翔的人杀人就没事儿?难道这洋鬼子也拣软柿子捏,知道方翔不好惹,就装看不见?
“兴许的洋人怕了他吧。”
慈禧的问题实在是超出了这姐妹俩的知识范围之外,也只能稀里糊涂的敷衍一下。
“洋人怎么就不怕别人呢?”慈禧喃喃自语道。
???分割线???
方翔和盛巧儿被慈禧赐婚之后,盛宣怀就开始马不停蹄的为这个准妹夫造势。首先是在上海、天津的洋人报纸上,给方翔塑造出无敌战神的光环,同时又不忘给他抹上一层仁慈的将领的脂粉。
报界一向是唯恐天下不乱,而且对于推出明星人物格外热心,成功的塑造出明星人物,就代表了巨大的销量和海量的广告费。《字林西报》、《申报》不遗余力的搜集方翔的资料,从他的身高体重喜欢的食品到他战场上的点点滴滴,都成了报界的热门消息。
中国人被洋人压的太久了,老百姓听说有人打败了洋兵,自然会欣喜若狂,报纸的销量一再攀升,在上海、天津、武汉、广州,每条街上都在传说着方钦差大破洋兵的故事。传说中的方翔身高八尺腰大十围,能生裂虎豹也能飞檐走壁,总之七侠五义、狄公案里的武林高手的本事,都牵强附会到他身上。
举国皆败,人心沮丧,太需要一点好消息刺激一下,哪怕明知道这消息来源不可靠,人们也宁可信以为真。
盛宣怀在有意的造神,而大众也在有意无意中接受了这种神话。盛宣怀现在太需要有力的臂助,他认为这个准妹夫就是他最强大的支柱。
李鸿章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在京城靠着药物强撑着和列强周旋,眼看就要油尽灯枯。偌大的北洋系统,除了被荣禄掌握的兵权之外,铁路、邮政、航运等很大一部分是在盛宣怀的手中。
盛宣怀是北洋的财神,但是财神爷不掌兵,就等同于婴儿抱着黄金行走闹市,随时都有生命危险。荣禄虽然当了北洋大臣,但是真正的北洋系还只认同李鸿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