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第三十一章 胸有定计攀科技(1 / 2)

加入书签

有人说了:前面都提到匈奴请援了,这里怎么还夹七杂八的绕圈子,不到正题?

古人言语行事,讲究个“体统”,从容不迫,好整以暇,追求“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话题转啊转的,直到水到渠成自然而然。

猴急的,要被认为没有素质,“村俗”,被人看不起的——不见魏晋时,一帮人坐而论道,“清谈说玄”,就像后世论坛般,盖座楼,眨眼间歪楼无数;间或再服点毒(五石散),然后光膀子大呼小叫,那更是跑题万里。

诸人都退出去了,吕飞和司马错相视一笑。

然后两人就茶道、养生、修身,再到齐家、治国、平天下,说到朝争,然后是外患蛮夷,自然而然转到了匈奴。

桓帝158年,南匈奴叛,伙同鲜卑寇边,中央命张奂讨平。

张奂以单于居车儿不善安抚群众,无才“统理国事”致部众叛乱,将居车儿戴上脚镣手铐,投进监狱。上书朝廷,请求废居车儿而立左谷蠡王为单于。

桓帝下诏说,匈奴单于笨就笨点吧,本就不指望他能统率部众,只要乖点(一心向化)就好,于是释放了。

居车儿命长——要不说“大祸不死,必有后福”呢。经过了牢狱之灾,在位25年,挂了,“子某立”。得,汉朝视匈奴单于如无物,上一个单于可以下大狱,说废就废,这一个索性连名字都没记载。

“单于某”很倒霉——

破鲜卑中郎将田晏因为犯了点儿法被治罪,为了将功折罪,贿赂当时的大宦官王甫,撺掇汉灵帝向鲜卑开战。灵帝很恼怒鲜卑年年寇边,让他老人家特没面子,于是同意了。

在汉灵帝的支持和王甫的斡旋下,夏育从高柳县,破鲜卑中郎将田晏从云中郡,匈奴中郎将臧旻与南匈奴单于从雁门郡,三路同时讨伐鲜卑。结果不问可知,这是一场仓促进行的、没有长远精细战略的、缺乏理智的战斗,损失兵马十之七八,战火延伸至辽西,也使太守赵苞不幸身亡(宦官赵忠的族兄),此后东汉直到灭亡都再没有向鲜卑开战。在此战中,“单于某”重伤,转年去世。

“单于某”挂了,大汉立其子呼徵为单于,但没有赐予封号——真是越来越不拿村长当干部了!

呼徵因为他老爸为了汉朝莫名其妙地的一仗挂掉了,族人也死了不少,物资还给的不多,感觉汉朝很不仗义,于是有点离心离德。

护匈奴中郎将张修发现苗头,一刀宰了,立右贤王羌渠为单于——匈奴历来左贤王是“太子”“储君”的。

因张修擅自废立,汉中央将其下狱治罪。但显而易见,匈奴单于已经沦落到任人宰割的地步了。

司马错向吕飞说的大概就是这些,匈奴因为单于废立的问题和汉朝屡次征役使用的问题,多有不满。内部不稳,各部落都各顾各了。

这次就是一个说来还算乖顺的部落——匈奴左部一支的首领楼拔,向司马错发来的求计信,说是阿里部和其他几部对他虎视眈眈,处境不妙。

吕飞其实知道,后来中平四年(公元187年),张纯张举造反,汉灵帝下诏又一次征发南匈奴兵讨伐张纯,羌渠单于遣左贤王率骑兵到幽州作战。十二月休屠各胡叛。

188春正月,休屠各胡寇西河,杀郡守邢纪;三月,休屠各胡攻杀并州刺史张懿。

南匈奴右部落此时趁机作乱,与休屠各胡白马铜等合,率十余万人反,攻杀羌渠单于,立须卜骨都侯为单于。

如今看来,形势很严峻了,此时是181年,离匈奴叛乱也没有几年了。

危险的苗头,必须掐灭在萌芽状态!匈奴人该死!不过即便要死,也得死在与鲜卑人的消耗中!

缓缓点头:“好!我去看看。”

司马错欣慰捻须微笑。

吕飞定下主意,告辞离去。

回到住处,心中已有腹稿。

这事说不好办也真是不好办,说简单其实也很容易。

捅破这层窗户纸,其实很简单。

武林至尊,宝刀屠龙,号令天下,莫敢不从,倚天不出,谁与争锋!

贪婪是人最大的原罪。

吕飞不由失笑。以前看了那么多争美夺宝的电影电视剧小说,此时还真用上了。

现在的问题,就是先树起个靶子,转移了视线,搅浑了水,然后就可以下水摸鱼了,最后……

吕飞缓缓在屋里踱着步,一点点完善起了计划,设定各种可能和突发情况。

差不多了,吕飞又皱起眉头:“所虑者,还是物资的问题,看来得让墨玄加把劲了。”

墨玄就是墨武引荐来的,以大头科学家的角色入驻司马坞堡的那个求知若渴的老人。

信步向坞堡工坊那边走去。

待见了墨玄,询问了下进展——吕飞可是交代了不少项目的知识的。墨玄走到一边,拿出来个东西,有些不好意思:“公子,安装完你说的龙骨水车,忙了这些天,就弄出来这个卫生纸。”

吕飞毫不在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