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助手与希望(1 / 2)

加入书签

若只按运气说来,刘备的运气实在好的出奇。年幼时,虽然父亲死了,不过母亲依然尽心尽力的让他拜卢植为师。然后在那里认识了公孙瓒这位官二代,还成了好朋友。接着不愿意干编织草鞋的工作,毅然做了盲流来到涿县做“北漂”。正当他发愁没有钱难以为继的时候,认识了富商张世平和苏双,说缺钱毫不犹豫的就给了。然后花钱买了一个公务员,觉得没有门路不能巴结领导的时候,上天就直接把朋友兼死党的公孙瓒弄到了涿县做县令,成为了刘备的领导。无语。

如果按照一般电视剧的思路,此时的刘备在好哥们公孙瓒的帮助下,应该是勤勉政事,做一个爱民如子的公务员,然后一路高爬,最终爬上了权利的最顶峰,人民欢呼雀跃,称其为“刘青天”。如果刘备按照这样的思路走来,那我也只能淡定的说一句:shit!

生活并不是电视剧,所以,刘备虽然有了公孙瓒这样坚挺的靠山,可他还是十分苦恼。因为他还没有找到成就大事最关键的一类人——助手。

刘备在涿县混迹这几年,为了找到自己将来成就大事的助手,不管能文的,能武的,甚至不能文的也不能武的,只要是个人,都收拢在了自己身边。但他心里明白,这些人吃吃喝喝还可以,要是办事,还是请早吧先。总之这是一群吃嘛嘛香,干嘛嘛不行的人。

所以刘备感到了莫大的孤独,应该总在月圆之时,独自酌酒,叹一声:英雄总是孤独的等感慨。哦,抱歉,这是装逼犯!

言归正传,此时运气再次光顾了刘备,他认识了简雍。

简雍,字宪和,涿郡人。所谓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于是两人相谈甚欢,一见如故。这是刘备的第一个助手,并且二人的友谊一直走到了彼此生命的终结。顺便说一句,刘备是在大街上认识简雍的。

但说到底简雍也只是个文人,平时说说笑笑拿个主意是可以的,上阵杀敌是不可以的,所以刘备急切的想结交几个勇猛的人,也就是传说中的武林高手。

于是,运气又降临到了刘备身上,因为我们知道,在不久之后,刘备一次在大街上闲逛(注意这句),认识了一个卖枣的和一个杀猪的。

这两个人在三国这段特殊历史当中,名气直逼曹刘二人。尤其是那个红脸大汉更是名震华夏,并且共荣的加入到了门神的行列之中。

我们重新审视刘备是怎样靠着运气这个玄而又玄的东西找到助手的时候,你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这几个后来刘备集团的核心人物,几乎都是刘备在大街上闲逛的时候找到的。简雍是,关张是,如果你没忘记的话,出资刘备的张世平和苏双也是刘备在大街上认识的。

套用现在的网络流行语就是:尼玛啊,东汉末年涿县大街上人才济济啊,有木有!

刘备找到的那两个武林高手,就是关羽和张飞。

先说张飞,字翼德,涿县本地人。若按成分来讲,他的家庭属于地主阶级,而人们口口相传的张飞是个卖猪肉的,实在是爱好问题。就如同他喜欢画美人,喜欢写草书是一样的,个人爱好,不好推广,若有雷同,纯属知音。

好吧,让我亮起12K氪金狗目,来看看这位传说中的传说,神话中的神话。此位大神不仅被普通老百姓供着当镇宅的驱鬼人像,被商人供着当招财猫,还被我们的恶势力黑社会来供着敬拜,这也就算了,让我瞬间崩溃的是,我们伟大的人民还用他来当门神!没错,此人就是人送敬称“关二爷”“关帝爷”等超神级别的绰号,世称“美髯公”的关羽关云长。

关羽,本字长生,后来改为云长。河东解人(今山西),一个山西人,在没有火车、汽车、和谐(哦,不敢坐)等交通工具的情况下,不远千里来到涿县,只为了卖枣,这是什么精神?胡扯结束,进入正文。

他之所以跋山涉水的来到涿县,原因很简单,只是为了逃命。话说,他们当地有个恶霸,专门欺负老实人,关羽因为看不惯(注意这个性格特点),就操起大刀杀了他。但,东汉好歹来说也是个法治社会,杀人是要偿命的。关羽是不想因为杀了这个人渣就陪进去自己的命,所以他选择了大多数犯罪嫌疑人选择的路——逃跑。

于是,通缉犯关羽一路逃就逃到了涿县,然后遇到了张飞,再然后遇到了刘备。

于是三人在酒楼里推杯换盏,觥筹交错一番后,结为异性兄弟,从此约定生死不离,并在若干年后实践了自己许下的承诺。这才有了,罗老师在其神作《三国演义》中所写的“宴桃园英雄三结义”的浪漫传说,这也羡慕死了后世一直想做“刘备”的人,但是事实证明,成功是无法复制的,兄弟也是不可随便结交的(详情请看蒋委员长的发家史)。

史料上说他们三个结拜后“寝则同床,食则同器,恩若兄弟”,让人不得不联想他们三个是否存在基情等问题,但至少证明了他们三人的兄弟感情很好。而关羽的性格“傲上而不忍下,欺强而不凌弱”也成为了他们三个后来的悲剧和谜团。

虽然现在看来刘备当时很顺利,想要钱就有人送,想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