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接手(1 / 2)

加入书签

陈家的药铺在省城本来有五家店,陈氏嫁给苏伯谨后,药铺里的伙计还是原来的人,店名到是换了。随着经营不善、同行排挤,再加上西药的冲击,苏家的药铺如今只剩下了一间勉强维持着。除了这家百年老店,陈家还有自己的药园和药农,最鼎盛的时期曾经为太医院和王公贵族提供药材,苏家现在的宅子就是陈家在最辉煌的时候修建的,现在住在城西的商贾都换成了小洋楼,苏家三进三出的宅子显得很是扎眼。

苏雯锦站在店外朝里瞟了一眼,“苏氏药铺”,名字到是简单,在相对热闹的街道,苏家的药铺略显寒碜。只有一层楼,木制建筑,外面的大厅是取药的地方,最前面的是齐腰高带拐角的药台,再往里靠墙那边自然是近2米高的药柜,上面满是小抽屉,俗称“百宝箱”,每个小抽屉上都用白漆刷上了药名,柜顶摆着药王像。药台上摆着三件东西:一个砚台、一个算盘及一小尊石兽,石兽叫药兽,药铺都会在柜台上摆一只药兽,以表示店内的药材货真价实。药台上铺着包药的一溜四方纸,药台上悬着的拴纸药包的绳子。

门帘后是坐堂大夫的地儿,药铺现在正处于极其矛盾的发展阶段,苏伯谨是守旧派,一切都严谨地遵循着前朝的规矩,而时势在发展,药铺如同一个步履蹒跚的老者,摇摇欲坠地前行,明显跟不上大众的步伐。

苏雯锦叹了口气,苏家现在的收入全靠药园里的药材买卖,买家都是有几代买卖关系的老客户,可随着外省药材商的冲击和西医推广的影响,再加上苏伯谨保守的思想,药材的生意也越来越难,苏家现在连老本都吃的差不多了。

她朝账房的方向望了一眼,没见着苏雯绣的影子,想了想,自己带着翠巧走了进去。现在正是生意冷清的时候,除了站在药台前的两人,其余的都是伙计。

那是两名年轻男子,正对着手里的清单窃窃私语着,苏雯锦站在两人身后,不禁多看了几眼。两人都是背对着她,一身玄色的军官常服,从身形的轮廓上看,两人岁数似乎都不大。其中一人很高,肩膀厚实,腰间收紧的皮腰带和长筒军靴,衬的他的背影稍显清瘦。她歪着脑袋瞅了一眼,只看见他微噙的嘴角和秀挺的鼻子,从他戴着的白手套上看,他在军队中的位置应该不低。

她听王嬷嬷说过,省城包括它周边的几个小城市是沈督军的势力范围,本也太平,可唯独平城的局势紧张。平城以南以省城为中心,都属于沈督军,而以北的地方则是曹督军的地儿,两人都想把平城划进自己的版图,频繁在平城开战。看来,这两人是在为军队补充药材,又准备开战了。

她还在胡思乱想,领口突然一冷,一股寒气猛地灌进脖子里,她抬起视线,正好迎上那瘦高男子阴鸷的双眼,脑袋顿时一空,胸口上的气息还没提上来,对面的男子就收回了目光,回头对柜手说道,“这些药材准备好后送到军需库,会有专人与你结帐。”

低沉的声音里听不出什么情绪,可那冰冷的气息却久久地盘亘在苏雯锦的后背上。

直到听到两人朝大门走去的脚步声,她才又抬起脑袋顺着声音不甘心地偷看了一眼,那矮个的男子突然回头,冲她不明意味地笑了笑。

苏雯锦顿时红了脸,转过身子,避开了男子的视线,心里却小心眼地咒骂了一句。

“锦儿?”苏雯绣从内堂出来的时候,苏雯锦正气呼呼地站在大厅中央。

“姐。”苏雯锦迎了上去。

“这么早就来了,也不多睡会儿。”

店里的伙计听到两人的谈话,也都停下手里的活儿,走了过来。

“张伯,这是我妹妹,锦儿。”苏雯绣将苏雯锦朝柜手面前推了推。

张鸿似乎有些小激动,看着苏雯锦张了几次嘴,都无法说出话。

他是陈家的老伙计,四十出头,年轻的时候就跟在陈氏身边,私下与苏家关系也很好。苏雯锦的模样更似陈氏几分,乍一见到她,张鸿似乎又看见了以前的老板,往事历历在目,心里难免哽咽。

而店里的伙计只知道苏雯锦会是自己的新老板,心里更多的却是忐忑。

来之前,苏雯锦大致了解了店里的情况,对张鸿也是十分敬重,更何况她还留了个小心眼,陈氏教给“苏雯锦”的东西她肯定不全会,可她可以借着跟在张鸿身边的机会从头开始学,一切,都还来得及。

介绍完店里的伙计后,张鸿将两人带向账房,说是账房,其实是专门的办公室,这是苏子华仿照洋人的模式弄出来的。一间不大的屋子,放了几张新式书桌,靠墙的一边立了一排柜子。

见张鸿领着人进去,账房站了起来,苏雯绣将苏雯锦带了过去,“锦儿,这是账房李智,只管理药铺的账务。”

苏雯锦点头,陈氏将药铺和药园的账务分开了,药铺的收入负责支付药铺与药园的日常开销,包括两处伙计的月钱,药园的收入则用来支付宅子里的日常开销,两处的账务都是入不敷出。

“二小姐,您回来就好,回来就好,陈家……有希望了。”张鸿终于缓过了气,不住地念叨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