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野人(1 / 2)

加入书签

“是不是内鬼我不知道,不过,她至少也是姑姑的眼线,姑姑要她来传话肯定不单只是留下照顾我这么简单,或者姑姑是想试探什么。东、西耳房中只有西耳房与正屋是不相通的,所以我让她住在那里,至少在我们的眼皮子底下她不敢做小动作。”这是苏雯锦思忖再三做的决定,本来后罩房一般是女儿和女佣等女眷居住之地,可把红香放在那里,她总觉得自己后背发冷,随时可能被戳上一刀,很不自在,反正院子里也没别的人,索性就把西耳房腾了出来。

王嬷嬷警觉地点头,“我会叫翠巧多个心眼,白天张婶也在院子里,那丫头不敢乱来。”

苏雯锦若有所思地点头,心里却一点也不敢松懈。

……

翠巧手里拿着清单,手指一会儿在清单上戳两下,一会儿指着桌上的东西点两下,仔细核对着。红香将翠巧清点过的东西小心翼翼地放进地上的箱子里,王嬷嬷在中堂与厨房之间穿梭着,张婶跟在她身后,手里提着食盒,不停地将装着吃食和糕点的盘子小心翼翼地放进食盒里。福安在院外将马车套好,正做着最后的准备。

苏雯锦坐在中堂正位,左手拿着糯米糕,右手端着一碗豆浆,慢慢吃着。待她将最后一口糯米糕咽下,她放下碗,拍了拍手,站了起来。

“二姑娘,东西都准备齐了。”王嬷嬷将最后一叠纸钱放进包袱里,对苏雯锦说道。

“东西都齐了,我们就出发吧。”苏雯锦拍了拍裙角,对张婶说道,“张婶,院子里的事你多费点心,红香你留下帮着张婶,我们很快就回来。”

红香知道现在正是农忙的时候,庄子里的男丁都在地里,女人们也张罗着别的活计,院子里只有张婶一个人负责大家的伙食,她是应该留下来帮忙。更何况苏雯锦等人是去拜祭陈氏,对他们而言她是外人,跟去不方便。

将所有东西都装上了马车,苏雯锦扶着翠巧的手坐了上去。

陈家的祖坟在靠近后山的平地上,周围是低矮的灌木丛,虽然没有专人看管,但院子里的人每隔一、两个月都会去打扫,所以苏雯锦所见并不荒芜。她先下了马车,顺着小道朝里走,在墓地旁边有间草屋,算不上特别结实,却可以勉强遮风避雨,今天晚上苏雯锦等人会住在这里。

翠巧帮着福安将一个大箱子从马车上卸了下来,因为担心苏雯锦不习惯这里的湿冷,王嬷嬷特意带上了厚实的被褥,除了拜祭陈氏所需要的准备,他们还带上了一些干粮。王嬷嬷将苏雯锦的药也带上了,为了熬药,她还带上了药罐。

趁着王嬷嬷等人准备东西的时候,苏雯锦四处看了一下,这片坟地地势相对低洼,离官道有段距离,后背紧临山脚,周围是浓密的乔木掩蔽,又隔了茂密的灌木丛,看上去十分隐蔽,却因为向阳而成为了风水宝地。

“二姑娘,都准备好了。”王嬷嬷手里提着食盒,翠巧与福安手里拿着拜祭用的蜡烛、纸钱跟在苏雯锦身后,站在了陈氏的墓前。

苏雯锦蹲在墓碑前,从王嬷嬷手里接过干净的抹布,擦去墓碑上的灰尘,又细心地将周围的杂草拔掉,然后才将准备好的供品从食盒里拿出来,一一摆在陈氏的墓前。她做这些事的时候丝毫不觉得有什么不妥,如果不是陈氏给了“苏雯锦”生命,也不会有现在的她,即使以后的日子会经历再多的困难,她都会挺过去,这一世,她不会再任由别人践踏她的生命。

必恭必敬地点上蜡,插上香,苏雯锦诚心实意地鞠了一躬。

王嬷嬷取来火盆,将手里的纸钱一张张放了进去,小小的火苗映在众人脸上,将他们的表情衬得严肃无比。

王嬷嬷眼眶有些湿润,吸了两口气,她碎碎念叨着,“夫人您放心,二姑娘现在能干着呢,我们加入了商会,这全是二姑娘的功劳,我们马上就要和洋人做买卖了,二姑娘说我们的人参要坐火轮船,在海上转一圈,最后要落在洋人的碗里。夫人,二姑娘现在本事着呢,您可以放心,有我和翠巧,还有福安陪着她,二姑娘不会有事。高宝那小子也上进着呢,药铺和药园里的事处理得很好,二姑娘说,高宝处事老练,圆滑,又有自己的原则,您放心,我帮你看着那小子,我帮您督促他。”

顿了顿,她声音哽咽地继续说道,“等药铺发展大了,宅子里的事理顺了,我替您看着二姑娘出嫁,风风光光的,一定按照您嘱咐那样操办,把二姑娘漂漂亮亮地嫁进一户好人家。我帮您瞅着……”

说到这里王嬷嬷说不下去了,手也微微颤抖,手里的动作却没停下来。

苏雯锦没有插话,由着王嬷嬷把心里的话都说完。她知道王嬷嬷与陈氏一起长大,那份情谊比姐妹还浓,王嬷嬷把自己当亲生女儿,只要是她做的,都是对的,更是好的。

翠巧莫名其妙地接过了话茬,粗声粗气地说道,“夫人,奴婢会一直陪在二小姐身边,就像舅妈陪在您身边一样,您不必担心二小姐。”

平时不多话的福安也神色严肃地附和了几句。

将手里最后几张纸钱放进火盆里,王嬷嬷落寞地垂着眼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