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第一章 榆州一九九八(1 / 2)

加入书签

“1月15日,在江海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中共榆州市委书记李新民、人民商场营业员胡秀丽、纺织厂工人纪新华……当选为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老式的凸面电视屏上,正在播放榆州电视台一档整点新闻,女主播海萍穿着一身老气的小西服,显出超过年龄的成熟,不过脸蛋娇嫩,声音清脆悦耳,好像豆子落在玉盘上,非常好听。

李辰呆呆望着电视屏幕,电视里正在播放的新闻,对他来说,都是十几年前的旧闻。

只有女主播是新的——比他在二零一一年江海省新闻台看到的丰腴少妇更加年轻、水嫩!

这是一九九八年?李辰揪了揪头发,有些难以接受。

在他的记忆里,自己是二零一一年八月二十日上午驱车前往申城,参加同学的婚礼,路上出了车祸,他在剧烈碰撞中陷入昏迷。

醒来后,却发现自己躺在十几年前的老房子里,桌上崭新的台历翻在一九九八年一月十六日这一天,电视上的直播新闻,也放着这几天的“最新”消息。

李辰略显紧张地打量屋里的摆设,深红色的八仙桌、高背椅、电视柜,笨重的老式电视,还有摆在客厅里的单人床……一切都很熟悉,又很遥远。

那时候,家里的房子只有一室一厅,他只能睡在客厅里,来个客人,都要打地铺,这也是李辰大学毕业后,不想回来的原因之一。

床头的电视柜上摆放着一盆葱翠的文竹,对于这盆文竹,他的印象非常深刻,九八年毕业前那个寒假,周琳送过一盆文竹给他,约定毕业后都回榆州,一起厮守终生。

后来父亲李宏基因为讨薪,被公安局拘留,母亲唐兰芝被牵连下岗,家里的境况很糟糕,两人的事情遭到周琳母亲赵秀莲的强烈反对和阻挠,加上其他一些事情,心灰意冷的李辰便没有回来,选择留在申城工作。

直到八九年以后,李辰在榆州巧遇周琳,发现她还没有结婚,才决然离开申城,回到榆州,两个人重新走到一起,却辜负了人生中最美好的那段时光。

李辰猛烈地晃了晃脑袋,难道说,他与周琳的事,还可以重新来过?这怎么可能啊!

李辰强压着这些不切实际的想法,也不敢给父亲李宏基、母亲唐兰芝打电话,有些激动,有些慌乱地拿了件棉袄,套在身上,缓缓走到门口,静静站了片刻,才猛地拉开门。

他很担心,开门以后,看到的会是另外一个世界。

还好,陈旧的楼道,一如过去。

下了楼,李辰像幽魂一样,跌跌撞撞走出小区,沿着海纯路,走到范公路,然后转向北方,走了没多远,看到一座拱形的大桥。

站在榆河大桥的最高处,一眼望去,整个榆州市区尽收眼底,隐约可见远处环绕着绿色的麦田,当中大片大片破旧低矮的房屋,这些房屋多数只有一层、两层,零零散散分布着一些三五层的楼房。只有榆河北岸的电厂烟囱高高耸立,在还没有高层建筑的榆州市区,显得鹤立鸡群。

榆河电厂的烟囱,在上个世纪,一直都是榆州市区的地标建筑。

榆州从二零零零年开始城市改造,二零零三年开启新城区建设规划,到二零零八年加快城市开发速度,城区面貌大幅度改变,二零零九年被国家确定为沿海大开发重要城市,提出建设沿海特大型城市的规划。

期间,榆州市区城市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榆河大桥以北的城北地区,变化一直都不是很大。

李辰现在看到的显然不是二零一一年的榆州,那时候的榆州,最破烂的地方也远远好过现在,眼前的榆州,还是十几年前的样子。

或者说,这根本就是十几年前的榆州。

李辰愣在桥上,呆呆地望着九八年的榆州,他完全不敢相信:这是怎么回事?眼前的这些,都是真的吗?

庄周梦蝶,难分虚幻与真实,李辰现在也弄不清楚,眼前这些、自己之前的十几年经历,到底哪一个是真实的!

“喂喂、喂!小伙子,我看你站这里很长时间了,桥上风大,别冻着了!”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李辰才被一个老头的声音,惊醒了。

“小伙子,人生如梦,有好梦也有噩梦,梦做了也就做了,不管发生什么,事情过去了,就像梦醒了,不要再想了,沉溺在梦里面,可不好啊,要面对当下、面向未来,向前看,不要向后看……”

“要珍惜生命,就算你不在乎,也要想想你的父母,万一你出了事,他们会多伤心?”

老人一头白发,随风飞扬,看起来颇有点长者风范,说的话也很有哲理。

一开始,李辰还有点恍惚,以为自己真在做梦,是个老神仙来点化自己,后来才听明白,老人这是在劝他想开点,不要轻生呢!

李辰顿时有些苦笑不得,这要真是一九九八年,那可是做梦也梦不到的大好事,他又怎么会轻生?

“老人家,我问您,现在是哪一年、哪一日?”

老人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