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第十二章 借势(1 / 3)
成功说服唐敖东,找到一个极其重要的盟友,接下去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筹集资金,以及说服另一个关键人物李宏基。
至于二建和建委那方面,李辰并不担心。
二建已经奄奄一息,建委为了集资房的事情,也正焦头烂额,他们能够拿出真金白银,解决集资房和二建的问题,欢迎还来不及。
阻碍肯定会有,问题应该不大,这是李辰的判断。
最难的,反而是说服李宏基。
李辰能够说服唐敖东,一方面,唐敖东是生意人,胆子本来就比较大,敢于冒风险,容易接受新东西,也容易被鼓动;另一方面,唐敖东本来就是做建材生意的,虽然不懂房地产,但是多少也接触一些,知道城建、住宅方面的基本情况,经过李辰提醒,也容易想到房地产市场的前景。
李宏基也是搞工程的,却局限在技术领域,对行业、社会现状的了解,反而不如唐敖东。
此外,李宏基的性格比较保守,也上过大学,对宏观经济和政策影响有自己的判断,这种判断或许并不清晰,却很难说服。
李辰的判断与大多数人、与主流的看法相左,李宏基的想法多少有些随大流。
李辰在李宏基面前,始终是儿子,还未出书房门的儿子,说话的分量要大打折扣。
他和唐敖东商量,接下去,会由唐敖东出面,找李宏基说这件事。
唐敖东出面,难度还是会很大,但份量会大不一样。
事情敲定以后,唐敖东没有等李宏基,就回了榆东,二百万对他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资金,他要先跑一跑,一旦李辰那边能够筹到资金,他也可以迅速筹到资金。
唐新亮没有随唐敖东离开,李辰要他留在榆州,帮自己做一些事情。
唐敖东以为是成立公司的事情,自然不会反对。
李辰今天的表现,让熟悉他的唐敖东非常吃惊,学识丰富、目光敏锐就不用说了,在待人接物方面,也显得异常沉稳、老练、甚至八面玲珑、人情练达,这就非常难得了。
唐新亮跟着李辰,可以学学怎么做人、做事,有点长进。
此外,他也能知道李辰具体在做些什么,根据这个,他可以更好地判断,李辰的计划到底能不能成功,抑或只是书生意气的空中楼阁。
毕竟,这是唐敖东有生以来面对的最大一笔生意,成功了,从此可以飞黄腾达;如果失败,也基本上就是万劫不复。
坐在返回榆东的车上,唐敖东已经有些疑虑:自己怎么就听了李辰那小子的鼓动,这有点太不可思议了。
李宏基下午就从草垛回到榆州,正好将准备出门的李辰堵在家里。
“爸、妈,怎么不在草垛玩两天,这么急就赶回来。”
“都是李有财,连着几个电话,我拦都拦不住。”
唐兰芝气恼地说道,她也不喜欢李有财,觉得这个人很势利。
李辰皱了皱眉头:“爸,我怎么觉得,大伯对这事挺急似的,他不是经常拖欠民工工资吗?”
李辰突然觉得,李有财的表现有些不太正常,似乎过于热切了。
“有财也是没办法,眼看一天天就快过年了,工人们逼得急。”李宏基叹了口气,他对家里的亲戚都很照顾,虽然李有财发家前后的变化很大,但他一直都是能帮就帮。
“这是我经手的项目,我不能不给个交代。”
李宏基决定明天再去市建委,一定要见到建委的领导。
唐兰芝性子温顺、柔弱,一般不掺合李宏基单位的事情,但也知道这件事不太好:“宏基啊,你去就去,别再带着工人堵门了,行不?”
“我没带他们,他们都是自己去的,”李宏基皱了皱眉头,李辰说的那些事情,他也有考虑,但形势所迫,他又不能放下。
“哎,工人们也是没办法啊!”
李辰想了想,知道父亲已经回来,让他明天不去建委不太可能。
“爸,你是不是一定要见到金主任?”李辰突然有了一个想法,或许可以让自己的计划提前进行。
“是,就快过年了,总要给工人们一个说法。”
“那好,我帮你联系,但是你要答应我,让那些工人明天不要去建委,”李辰说道。
李宏基疑惑地望着李辰:“联系?你联系谁?”
“当然是建委主任、金佑威!”
当着李宏基的面,李辰掏出了徐建林给他的那张名片,按照上面的号码打了个过去。
如果不是李宏基的事情比较急,他原本没打算这么快与徐建林联系,那会显得他很急,失去主动。
但是他实在不愿意看到李宏基继续带着工人去讨薪,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出意外。
“徐总,我是李辰,中午我们见过的,”接通电话,李辰笑着说道。
刚得知徐建林、金佑威身份的时候,李辰还有些激动,经过一个下午的思考,他已经完全放开,他对自己有信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