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第三百零九章 管理模式(1 / 2)
赶到西城饭店由服务生引领到包厢,李辰推开门一看,金佑威、张局长都坐在里面,倒吸一口凉气,说道:“三堂会审啊,徐董呢?”
“就我们五个人,刚点了几个特色菜。”徐建林站起来招呼李宏基和李辰父子入座。
“金馨今天有事情?”李辰侧着头问。
“这次是以市政府的名义招待你父亲和你,就我们五个人。”金佑威笑着说。
李辰拉着椅子刚下落座,听金佑威这么说,对晚晴说道:“爸,宴无好宴,金市长把无辜群众都遣散了,我们还是另找地方吃饭……”
金佑威对于李辰的表现自然很是喜欢,不想今天这顿饭有太多拘束。
李辰拉着父亲装样子要走,门给徐建林从外面推,他伸手卡住李辰的脖子梗,笑着说:“辰少,多少天没见面了,这会儿又想躲哪里去?”
李辰连忙告饶,腆脸笑着说:“一直在努力见面来着,以后会更努力……”
大家笑着入席,晚宴进行到一半,徐建林吩咐服务生让底下的菜缓些上,话题就转到现在的锦绣分厂上。李辰在来之前的车上就跟父亲打过招呼,先由他来打马虎眼。
父亲李宏基笑着说:“管理上都有专业人士,解决造纸厂问题的方案,还是跟李辰一起讨论出来,政府那边也相当关心。目前看来还算成功。”这么说,倒要把李辰的功劳分掉一半,不晓得李辰为什么要坚持这么做,又说道,“李辰对锦绣地具体运作也是非常的熟悉。”
李辰这么做,一是不想锋芒太露,第二给金佑威和徐建林加深父亲李宏基一直在遥控锦绣运作的印象,作为儿子也要为父亲以后的路更好的发展多多的给予机会。
“哦。”金佑威他们哪里知道李辰心里的小九九,见李宏基将话题引到李辰身上。看着李辰,“既然李辰也熟悉。那就让李辰来说说。”
“我爸上回跟我提起过这事,我就特意找人好好的问过,”李辰挠挠脑袋,因为涉及到很专业的金融知识,关键很多金融思路在九四年还很新颖,免得爸爸跟金佑威他们太惊讶。
李辰继续虚拟一个在背后指点迷津的人,说道:“分厂的经营模式不能作为经验向全市推广,锦绣分厂有其特殊性。根据纺织一厂地报告,中高档纺织品的市场缺口很大,拿这个模式去承包分厂。风险其实很小。”
“如果套用到其他企业上,首先就面临两个风险,如何保证职工上缴地保证金能存本增息,不给亏空败光?这涉及到企业内部集资的问题,明年可能就要紧起来,锦绣还打算换一个名目进行;另外一个就是如何保证下面地企业不利用信用证套现?”
金佑威皱着眉头,陷入沉思,张局长不是学经济出身,问道:“什么叫信用证套现?”
徐建林解释道:“信用证目前主要用于进出口贸易的支付,倘若银行开出信用证,企业采购的原料到岸并不用于生产,而转手低价倾销,企业就可以套取现金,其实造纸厂的运作模式,已经体现信用证短期融资的功能。”
就算这番话是别人说给李辰听的,刚毕业的青年能理解这些专业性极强地话,也不简单。金佑威没有想太多,在他看来,李宏基的儿子李辰是太优秀了。
李辰说道:“货物先出口后进口,货物可以一直存在保税区的仓库里不动,只要单证到香港走一圈回来,还可以省掉货物运输到岸地时间,以现在银行监管的方式,信用证套现非常便利。”
“但是其中存在的金融风险是极其恐怖地。现在榆州很多国企已经没有开具信用证的资格,但是市里将分厂的模式当作成功的经验去推广的话,就会迫使银行放宽信用证开具的条件,这个环节中产生的信贷风险就极难控制。我与人讨论之后,觉得这种模式不适合广泛推广,市里要借鉴倒是可以……”
金佑威问道:“你跟谁讨论这个问题?”
见李辰脸上露出为难的神色,不纠缠这个话题,直接问最关键的地方,“市里如何借鉴这个模式?”
“锦绣所制定的方案还不仅仅是目前所进行的这部分,”李辰说道,“在此之前,我们就全面讨论过榆州市纺织产业的现状。榆州市还有六十七家国营或集体纺织厂,这些厂的工艺、设备都相对落后,特别是纺织厂的染色工序对环境造成极大的污染,去年市里就发文要求所有的纺织厂关停现有的化学染色工序,但是很少有纺织厂听从市里的安排。”
“这些纺织厂长期以来都生产低档纺织品,这些纺织品的市场利润不高,关停染色工序,就要采购价格偏高的染色剂,成本会更高……”
当然在全国大范围关停落技术落后的染色生产线之后,也会造成低档纺织品的市场空缺。在九八年之后的十年间,国内一共关停两万多条化学染色生产线以解决日益迫切的环境问题,这造成国内纺织品供应无论中高档的还是低档的一度处于紧急的状态,新投产的还没有关停的多,整个产业一直处于不饱和的状态,李辰还没有正真无私的将这点都说出来。
“纺织业是不规模化产业,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