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第三百零九章 管理模式(2 / 2)

加入书签

是规模越大,效益就越稳定,分厂一开始投资三千多万,大部分的资金都是应用在引进先进设备和染色设备上,有多少家有实力像分厂这样进行技改?”

张局长绷着脸,现在的锦绣纺织厂技术、建造新厂只是市里先推出的试点,仅锦绣一家就生出这么多的是非,谁还敢大刀阔斧的进行大规模地技改?但是不技改。原先落后的染色工序给环境造成的压力又太大。

没有说,他差不多能猜出李辰接下来要说什么。

李辰继续说道:“只要锦绣在分厂进行的试验获得成功,就可以大范围的承包榆州其他的纺织厂,响应市里的要求,关停承包厂的染色工序,利用大规模竹纤维采购的优势,降低采购成本,原料采用优质竹纤维之后,纺织品的质量会有所提高,加强质量管理。”

“更加明显,之后再利用统一地销售渠道。降低销售成本,只要做到这三点。加上市里对关停有污染的染色工序后的补偿政策,有实力的纺织厂就能恢复盈利,然后有选择的进行技改,最终都彻底放弃落后地制造工艺。”

“即使有一些纺织厂不能成功,锦绣也有能力将风险化解掉,毕竟都是纺织厂。就算有一部纺织厂破产清算。也能很方便的解决最让人头疼的人员下岗问题,这才是我们讨论出来最终的锦绣模式……”

大家听李辰将锦绣最终的方案吐露出来。都相当的诧然。

李宏基都没有听儿子李辰提起来这些计划,这可不是分厂一家,而是将目光放到榆州市的整个纺织业上。当然,会因为地域分散地限制,只挑选重点地纺织厂进行整合,由于采取承包经营加约定收购的形式,锦绣一开始并不需要拿出太多地资源,只要掌握好竹子的采购与产品销售两个环节即可,却能撬动整个榆州市的纺织厂。

“锦绣地目标很远大啊,”金佑威只当李辰仅仅参与这个方案的制定,这个方案真能实现的话,就能迅速解决全市纺织行业的污染问题,还能够彻底的解决压锭任务,当即对李宏基表态,“只要分厂这边取得成功,锦绣有意实施这个计划,市里会大力支持……”

李宏基还没有时间细想这个问题,要逐步实现这个方案,就能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组成一座大型的纺织集团,但是整个方案的复杂程度,绝不是李辰嘴里说的这般轻松。见金佑威颇受这个计划的鼓舞,笑着说:“锦绣当然会努力去做。”

这时候觉得李辰一心想要在官场上有作为,真是可惜了,不然就可以大施拳脚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