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 即时战略理论(1 / 2)

加入书签

有时候连我自己都坚定不移地相信,从我自己口中说出的所谓理论只是在扯淡。

这是一个寂寞无聊的寒假午后,茫然不知所措,慵懒疲惫,没什么想看的小说,想看的小说手头没有,只好思垂空文以自见。。

RTS,Real-TimeStrategy我从小学一年级接触到电脑开始就狂热爱好的游戏类型。那个时候只是红警1,帝国1,后来长见识了,就玩红警2,帝国2,星际1,接触到魔兽已经是初中了,天生手速慢,也懒得去练,只喜欢拿不用脑的万金油战术虐虐那些比我还喜欢取巧的菜鸟,我只是孜孜不倦地教导他,APM100输给50一点都不可耻。

但我从来不说我很少上平台或者跟认识的高手玩就是因为输怕了。

一直这样安慰自己,MAGICYANG也是慢手(这跟我的慢手是一个概念么……跟RAINBOW比APM200算慢手大家没意见吧……),郁小刚玩星际也不能上WCG领奖台,我们这些文人,在后方搞搞理论工作就可以了。

于是乎就搞理论工作,很可惜,我的数学水平让我有着对于数据有着出乎寻常得低的感知(就是WISDOM啦,你们懂的),搞理论渐渐就变成了漫无边际地跟新手瞎扯。

言归正传,我们开始瞎扯。

偶然跟一同学谈到国家对于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我尝试着用我多年浸淫RTS的经验说服他:你只看到采资源采资源,其实资源开采地再多也没有用;只说搞经济搞经济,其实经济搞好也是虚的。如果不能把经济和资源优势转变成军事和科技上的优势,那么都是虚的……其实我的潜台词是:什么是有用的,再过一千年,我这个国家还在,继续颤颤巍巍看起来大厦将倾,你个五百年前就消失的古国一千年前再强力有个鬼用啊!

既然是潜台词我自然没有讲出来,事实上我也懒得讲了,在我那个同学那种不屑一顾的眼神的注视下我自己都开始觉得自己是不是个白痴了。

一、长篇与短篇,运营与一波流

以上可以表明我对RTS的理解:从参赛选手的角度看,所谓运营,只是赢得比赛的手段之一,若是没有爆出200人口,把矿开遍全地图也没用。

于是,从作者的角度看,把一些背景细节都充实,把很多设定都丰满,把人物所在的世界描绘地五彩缤纷,这些都是很不错的把小说写好的手段。但是这些都不是必须的,正如同RTS里各种各样的一波流(我来举几个例子吧……9D,7D,6D……这位壮士你喜欢5D?),运营什么的让他去死好了。当你的对手觉得沾沾自喜,想着有了哥的运营剩下的就只有A了的时候,比赛已经在10分钟内结束了。

若是大家都在运营,那么首先是看谁运营得好,谁能爆出更多的部队。

若是都凭借200人口的合理配置的部队硬碰硬打一波,如果操作上有很大差距,那么胜败之数存亡之理也就很明确了,若是操作水平上相近,便是大局观和意识的比拼。这个时候就是比的一些细微的地方,比如谁包抄了谁,比如谁开战时把埋伏的一小队机枪往别人家里一丢,比如谁事先几个隐身GHOST炸光了对面HT的蓝,比如开打了才发现自己的坦克下面埋着毒爆……

要完善各种各样的细节需要的是极长的篇幅,开始的预设有多大,所需的文字也成比例增长。首先是拼大家的布局与笔力,先要能把这么几百万字纳入自己的掌控之中,随后便是各种的伏笔线索悬念摇摆延迟,把整本小说串成别人能看出来是一个整体的一本。要做到这一点,无疑需要一个大纲,一开始就漫无目的,那么前言不搭后语也就不是冤枉你了。

然后每个细节上还要下功夫,力求描写的生动,无所谓是精致的工笔还是随心的写意,只要能达到效果,600和200的APM没有孰是孰非。重要的不是操作数有多少,而是有效操作数有多少……这是根据我当年拿微操图练微操的经历得出的血泪教训。

遥想当年,我操作4个农民A电脑的4个农民,我A地板,电脑那边剩下一个,他赢,或者我剩下一个,我赢。我火力全开以破百的APM操作,电脑剩三个,我死光……

所以当那个APM有我两倍的同学看APM走势图时,发现大战时他的APM攀到顶峰而我的急剧下降到0时,我只是笑而不语,其实我的心里在流血,A地板的男人心里有多痛你不懂啊,不是我水平高随便一A就能赢,实在是操作了只会更难看啊。

如果能通篇完美地运行五六百万字,却不会让情节和文字脱出自己的掌控……那么已经是能在WCG全球总决赛上拿奖的水准了。我一直觉得白话文的文学创作还远没有到顶峰,所以大家都只是写写短篇,君不见只有菜鸟才天天一波流自以为很厉害?就算是以一波流出名的职业选手真的正面A起来也还是很凶猛的啊。

当然,刚刚讲的都是从作者的角度,从读者或者观众的角度,却根本不是这么一回事。

看比赛的时候谁不希望看到的是两边紧张运营搭一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