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秦国倾国助长平(5 / 5)
退回长平,返回去夺回空仓岭固守,但稍一行动,白起军就死死地缠上来,赵国军队无法消灭追击的白起军,也摆脱不了他们。至于一些史书上胡说八道的:白起派出区区两只骑兵,一只1万多人、另一只仅有5千人马就截断了赵括军45万大军的后路,这纯属是不动脑筋、不懂征战的白痴之语。可惜,司马迁也愚蠢地相信了!
赵括明白了,战局已经逆转。现在与他指挥的赵国军队战斗的,不仅是白起军,而是整个秦国!
尽管如此,在经历浴血奋战、付出沉重代价后,赵括还是成功地引军退却回来并拿下了空仓岭。但是,继续驻防它已经失去了意义!--因为丹河东岸的赵国营垒已经失守了,这是秦国新军干的。
知道没有援军了,赵括只得指挥放弃空仓岭(老马岭),企图引军涉渡丹水,东逃以摆脱秦军。
可是正值雨季,丹河水暴涨,水深流急无法涉渡。秦军在丹河下游砍伐树木、阻塞河道,致使丹河河面更加宽阔。秦军沿丹河东岸与赵军并行防御,水面上还往来着战船。丹水西岸的敌军也压迫上来,赵括只得引军沿河北上,企图在上游找到渡河地点或迂回过去。
白起不会再给他机会,丹水西岸的多路秦军蜂拥而上,将赵括军围困在丹河西岸的临时营垒之中。
赵括军随身携带的少量粮食早已吃光了,粮草接济不上。战马也都杀了,树皮、草根也剥光、挖完了。最后,赵括不得不忍痛下令以军中战死的士卒甚至残、病、弱、老者为食。
赵括曾派赵军中英勇果决之士甘英,以商议投降的名义面见白起,用暗藏在怀中的匕首刺杀白起,白起手臂受伤,刺杀未遂。
在被困了四十六日后,赵括选军中一酷肖自己之人,穿他的铠甲,用他的旗号引一军向晋城(今山西晋城)突袭,而自己引一军向长平突围。秦军射死酷肖赵括者,以为赵括已死。
秦军在长平围住赵括军约45万人(估计没有那么多),向赵军喊话,说赵括已死,劝赵军速降。
于是,赵括清点了尚能战斗的25万人马、领军诈降,在受降时,赵军突然向秦军发动袭击,两军再战,死伤无数,赵军终因力竭而败,赵括终于被俘,25万赵军精锐战死,秦军阵亡也高达10多万人。
残余的赵军约20多万人在副将赵汶的带领下,茫然无助地困守营寨、朝不保夕。
历史上以讹传讹的所谓“纸上谈兵”,对于赵括来说,纯粹是千古奇冤。赵国就是换上任何军事将领来指挥,也绝无可能在上党取胜!就是假设武安君白起是赵国将领,也做不到!
赵括指挥杀死了多少敌人?《白起列传》说了句公道话--秦军死者十有七八,白起战后也曾哀叹不已,并说过自己实际上并没有战胜赵括,只不过是(经历惨烈的大战)自己还活着,赵括却死了而已,以至于后来还派人寻觅赵括将军的尸身、意图厚葬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