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血色残阳(2 / 4)
长矛,就被呼啸而来的箭雨射成了“刺猬,”,秦军阵前的竹木屏障(栅栏)阻挡住了不少夜郎军的弓箭和长矛。
阵地前的死尸铺满了一层又一层,蛮军的勇气固然可嘉,可是人海和肉弹战术的效果实在不佳。
秦军抬出了巨大的弩车,“对准敌群后面的指挥官,射击!”
一根根巨箭(其实就是小型的长矛)攒射下去,将夜郎军的将领、士兵们胸腹洞穿。这种武器巨大的威力,甚至可以恐怖地一箭射穿一串的敌人。
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血腥味,战场上到处是垂死的双方士兵的哀号和呻吟声。
“火油军,给我上!”,夜郎国的喷火兵冒着箭雨扑上来,将燃烧的火具奋力投掷向秦军占据的山梁。一片火海,烧毁了秦军的栅栏和堆积在阵前的竹木障碍,许多身上着火的秦军拼命扑打着身上的火焰。浓烟烈火中,夜郎军疯狂地冲了上来,在极近的距离上与秦军对射,秦军的伤亡数字直线上升。
“徒兵,杀敌!”
秦军的矛戈手队列替换下了伤亡惨重的弓弩部队,锋利的铍首和矛戈寒光闪动,无情地穿刺进敌军的肉体,血雾喷溅,惨叫声声。一排又一排的秦军矛戈、铍首轮番刺向前方,仿佛一架高效的杀人机器。夜郎军手中的长矛不如秦军的长,而且秦军是编组好队形、前后几个队列、连续突刺。
夜郎军完全被这种矛戈的丛林震慑住了,踏着浓烟烈火涌上来的士兵成片地倒下,而自己手中的砍刀根本就砍杀不到敌人,只能无力地招架一下呼啸而来的戈头和铍首。
秦军阵前的尸体堆积成了山丘,无数的生灵在血泊中抽搐、挣扎、死亡,几分钟前他们还是活生生的人类、转瞬间就变成了血肉模糊、毫无意识的尸体。血水顺着山坡汨汨流淌,死尸倒在烟火中焚烧,到处弥漫着肉体烧焦的难闻气味。此时此刻,生命的意义又在哪里?他们只是被简单归结为伤亡数字而已!
残肢断臂和断离脖颈的头颅在脚下堆积起来,人类的肉身毫无生气地铺满山岗、层层叠叠。活着的人依旧在红着眼睛厮杀,转瞬间就新制造出一大批亡魂。战争就是生命的收割机呀!
尽管如此,秦军的伤亡也渐渐严重起来,形势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有些不妙了。
弓弩部队的箭支用完了,士兵们只得抛弃弓弩、拔出长剑、佩刀去与敌军格斗。夜郎军中许多人都善于投掷长矛,雨点般的长矛尖利地呼啸着向秦军抛掷过来,人员大量伤亡,夜郎军在近距离上发射的弓箭也射倒了不少的秦军士兵。
夜郎军使用的短刀是一种弯刀,十分类似如今的尼泊尔廓尔喀军刀,这种带有弯曲弧度、刀背厚重的军刀属于近距离搏杀的利器,秦军的轻装士兵被手持此类武器、不顾一切冲上来的敌军杀死、杀伤了很多人。
秦将冯异挥动长剑、奋不顾身地砍倒了几个敌人,他身边的卫兵接二连三地阵亡,他也被敌人的流矢射中了左眼。冯异咬紧牙关,猛力拔出了眼眶中的箭簇,一只泛着青白颜色、血淋淋的眼珠子被牵拉出来,他昏厥在地。几名夜郎军士兵恶狠狠扑上来,要砍下敌将的头颅。
“大将军,你退下去吧!”,几个秦军士兵冲上前去,疯狂地砍倒包围在冯异身边的几个夜郎军士兵,将他拖曳下来。“军医官,快给将军疗治!”
伤亡的人员实在是太多了,药草和止血的绷带根本就不够,军医也无力去救治。很多伤重的士兵在血泊中痛苦地挣扎,发出凄惨的哀鸣,“行行好,兄弟,帮我补上一刀吧。”
正在此时,秦军军尉龙温带着千把人赶来增援了。秦军见到有了支援、士气大振,拼尽全力、一举将夜郎军驱赶下山坡、守住了自己的防线。
---
那厢,秦将孟曦依旧在加紧催促大军渡江撤退,这些留下来阻击敌人的秦军将士被无情地抛弃了。现在,守军唯一的生存希望,就是能够得到另一只正在渡江赶来的秦军部队--敬辛所部的支援了。
可是,敬辛将军也接到了统帅部的命令,“停止增援,立即回撤!”
秦将敬辛是陇西人,一向威武豪爽,接到李楛的将令之后,他十分惊讶,“什么,我军已经半渡了,放弃渡江增援守军,岂不是坐视他们灭亡吗?”
幕僚劝说道:“将军,那些都是孟曦的部队,他们自己都不救,还急着逃过江去。我们又何必去给人做嫁衣呢?咱们也退兵吧!”
秦将敬辛悲情地说:“冯异是吾的同乡,怎好忍心看着他们今日覆灭?----可是将令又不得不遵从。我看就让过江的两万多人马,前去接应他们撤到江边来,集中所有渡船抢运,争取能回来多少算多少吧?”
幕僚:“敬辛将军,你不能再过江了!前哨回报,那里的境况实在是危险。夜郎国集中了大量兵力企图歼灭我渡江部队,恐怕这次他们要得手啦。”
敬辛悲愤地说:“既然如此,当初为何要渡江追缴。一将无能,累死千军呀!---是害死千军。如果我们两军不是撤退,而是全力去迎敌,以我大秦军的实力,夜郎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