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2 / 2)
我跟掌柜的都等你回来。”卢望南道:“用不了这么多……”孙铭笑道:“用不了就多用点。”卢望南闻言,笑拍了一下孙铭的肩膀,互道珍重,便驰马走了。
卢望南一路疾驰,从白鹿州往白马州赶,走了没两天,只见前头道上一个人高马大的汉子在道上行着,骑着瘦小的驴子,这大个骑着瘦驴,直如一座大山坐在蚂蚁上,一眼看去,实在忍俊不禁,这人不是他人,正是那日在醉仙楼说消息的大汉。
卢望南一路马不停蹄,走了一段时间,到了白马州境内,经过白马州,到了鹰州境内。他想起陶陶村的李伯李婶王伯来,朝陶陶村赶去,到得陶陶村时,正是申时十分,此时已经入冬,田间地里一片萧瑟枯黄,李伯李婶正在屋子里面围炉烤火,李婶在给李伯的衣服打着补丁,听见门外马蹄得得和马嘶声,透过门缝一看,见到是卢望南来了,赶紧打开门来,喜道:“卢少侠,你怎地这么久不回来吃饭?让李婶瞧瞧你……哎哟,没回来吃饭,反倒是长了些膘了啊。”卢望南闻言,心里倍感惭愧,不知道说什么好,只得道:“小子胃口大,怕吃多了李婶要不高兴。”李伯走了出来呵呵笑道:“傻小子,李婶常常叨念你哩。”卢望南心中感动,道:“望南知错,以后一定常常来看望你们二老。”李婶笑的合不拢嘴,道:“别在外面站着了,进去烤火。”
三人进了屋,卢望南从包袱里面拿出五锭银子来,李伯李婶见到,大吃一惊,李婶连忙关好门,小声对卢望南道:“你这银子哪里来的?”又想起一件事情来道:“上次我在柜子里翻出好些铜钱来,可是你留下的?”
卢望南笑道:“李伯李婶,这是我挣来的,正正经经的,你们对我有救命之恩,我别无报答,只有……只有这个,李伯李婶收下吧,上次是我留下的一点心意,只怕你们二老不肯收,才放在柜子里的。”李婶道:“你这傻小子。”李伯问道:“这钱你怎么挣来的?”卢望南将自己店铺的事情说了个大概,李伯李婶才放下心来,李婶道:“这个我们不能收,傻小子,你要真的要报答我们两个老家伙,经常来看看我们就好了。”
卢望南突地想起一件事情,道:“李伯李婶,你们如果不嫌弃,我拜你们为义父义母可好?”李伯李婶乐呵呵的道:“怎么不好了。”
说罢,李伯李婶查了黄历,这一日正是黄道吉日,俩人欢欢喜喜地到厅屋堂上坐好,李伯约莫识得几个字,写了个条子放在神坛:
李家第四十五代子孙李田金、李氏玉乙丑年丙戌月丁卯日辛未时收庚子年丙戌月庚午日癸卯时生者卢望南为义子,取名李德深。
卢望南按照礼节,恭恭敬敬的朝李家神坛拜了三拜,又朝二老拜了三拜,李婶道:“好啦好啦。”李婶道:“按照礼节,他人可以叫你原名,我们得叫你李德深哩。”卢望南道:“合该如此。”李伯颇有点激动的叫了声:“德深我儿。”卢望南应了一声,李伯李婶听了不禁老泪纵横,李伯道:“老天开眼,开眼了……”
原来这李德深是李伯李婶为他们儿子取的名字,可惜二人一只没有孩子,大也瞧了好多,左近城隍庙、武圣庙、孔庙、佛寺都去拜了,就是未能有一儿半女继承血脉,今日卢望南拜他们为义父义母,怎地能不让他们触动心事,悲喜交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