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宗正寺一小吏(1 / 2)
“东华门外唱名方是好男儿,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这句话,虽然是推崇读圣贤书的士子,但北宋名相韩琦曾用此言,使得名将狄青眼睁睁看着手下大将焦用被斩杀,却不敢做出任何反应,
此时狄青已对西夏作战夺取数城,使得西夏蕃兵闻风丧胆,调为真定路副督总管,相当于军区副司令级别,但是在顶头文官上司韩琦面前,却保不住手下随他出身入死的大将焦用,而罪名则是克扣军饷,在整个宋朝官僚系统中极为稀松寻常的事,却被韩琦拿来以此事立威,震慑狄青。
这句话是大宋文官集团的高光时刻,同样也是贯穿整个宋朝时期的武将,那道压在头顶,挥之不去的紧箍咒。
赵过此时看到东华门的牌匾也是心生感慨,一个事物必有其两面性,唐末的武将割据混战近百年,“兵强马壮方为天子,”使得中原大地民不聊生。
而宋朝以文御武的国策便是太祖赵匡胤吸取教训而立下的,此虽是极大稳固了中央的集权,但也如自缚双手,面对出现强大的外敌,虽空有强盛的国力,却屡屡表现差强人意,
收复燕云十六州之地,大宋自立国百年以来的梦想,只要有此国策一天,便终难实现,更遑论追赶昔日汉唐时期汉人政权的荣光。
赵过穿过临安府御街上的朝天门后,便进入大宋朝政治核心区,以南边皇宫大内为中心环绕,倚着城内运河水系建立太庙,三省六部,太医局等中央官衙,宗正寺也在其中。
恩平郡王乘着八人抬着的轿子,因身形原因,步态蹒跚的走到永嘉郡主的马车前,依旧还是那副面色和煦的笑脸,问道。
“盈姐儿,你是住我这宗正寺,还是去大内啊。”
“回大伯父,盈儿还是暂先住宗正寺,”车内永嘉郡主答话道。
“呵呵,好,你也能陪陪你的二嫂嫂,他们一行人也暂住在宗正寺。”恩平郡王说完,看了眼赵过,轻声说道,“待会速去休整洗漱,叶相公将来。”
“是......”赵过也不知道这叶参政是何人,也只是应和回答道。
二人前后脚便随着恩平郡王进入了宗正寺,
“盈儿,你就没有郡主府吗?”赵过跟在永嘉郡主两步路的距离。
永嘉郡主听到赵过没头没脑的问的一句,白了他一眼说道,“我尚未出阁,何来府宅,”
“那为何不回皇宫大内,那里肯定这位置好啊。”赵过也没在意,因为他知道,在永嘉郡主面前他可以将自己与这个时代的不兼容的一面展现出来,
“父皇此时定是为二哥哥的事烦忧,我此时过去,父皇虽是不会训斥,但若想再出宫相见,你只有入了内侍省做个小黄门才行。”
看到永嘉郡主这丫头扑哧的大眼睛,古灵精怪的看着自己,赵过又好气又好笑,
“使不得,我的郡主娘娘,且在此先住上几日,我好好给你伺候两天,对了,叶相公你知道是何人吗?”
“叶衡叶相公。叶衡乃是当朝右相,去年左相虞允文于四川病逝,而枢密使曾怀年岁已高,爹爹便对叶相公极为倚靠,可是他要召见你吗?”永嘉郡主虽是寓居在外,因为那座庄子属于皇城司的缘故,所以对于这些朝政实事却是清楚的,
“正是,恩平郡王说与我的,盈儿,你可知此人为何召见我。”赵过对虞允文是相当熟悉的,特别是采石矶一战,率领残兵击溃金主完颜亮的数万金兵,是南宋为数不多知兵的文官,但是这位历史名人去年在四川去世了,赵过心中一阵惋惜。
“这些相公平日都是高深莫测的,我又从何得知,不过我知晓,叶右相他十年内由地方小官升任相公,乃是昔日左相陈俊卿提携而起,天下皆知,这陈相公在朝时便与虞相公政见相左,虞允文相公主战,想必此时这叶衡参政应是与其恩主一致,不过朝堂上的事,永远没有表明看到的那般简单。”
永嘉郡主看着赵过,又想起说道,“我听二哥哥说,你曾经上书进言论战,正是惹恼了陈俊卿相公,这叶参政召你也不知是何事。”
赵过也想起来了此事,这前任留下的尾巴,终究还是要他来承担,不过又转念道,“既来之,则安之吧,这些宰相若是要拿捏我,也不必大费周章的暗中召见,应不是什么坏事。”
“听大伯父说,二嫂嫂也在这里,我得去看看二嫂嫂,想是刚在这安生下来,二哥哥也不知此时在何处,不如我去求求三哥哥......,”
永嘉郡主虽是亲耳听到二哥魏王被掳走,与三哥太子脱不了干系,但是作为妹妹,同样都是亲生哥哥,她本心是不愿将三哥所做的事公之于众,
“不可,盈儿,你可听说过曹植的七步诗,此事还需从长计议,至少魏王殿下此时暂无性命之忧,叶参政此时召见我,定是为此事。”
“我当然知晓的,只是没想三哥哥竟会这般,也不知若是让父皇得知,同胞兄弟相残,该是......”永嘉郡主呢喃着。
“此事当需谨慎,盈儿先去看望魏王妃吧,”引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