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第 40 章(4 / 7)

加入书签

他非王家之人,该砍头的砍头,该充军的充军,该贬为乐籍的送去青楼,恭王一案就这么尘埃落定。

只不过此案虽结,不少官员仍旧放心不下,不停追问廷尉:恭王府上的那些刺客,是否已经全部抓获?有没有漏网之鱼?

恭王自作孽不可活,却开启了一股不正之风。

这段时间,公卿们甚至不敢聚众饮酒寻欢作乐,生怕自己遇上刺客,遭受无妄之灾。

恭王虽毙,还有四个争位的周家皇族。谁知他们会不会效仿,也派遣刺客。

京城腥风血雨未歇,这淌水依旧浑浊不堪。

公卿人人自危,纷纷谏言将那些活着的刺客凌迟处死,以儆效尤。

廷尉再三肯定,所有刺客已经抓捕归案,并瞅着左相和右相的脸色,定下三日之后,便将刺客凌迟。

公卿们方才放心,草草启奏完其余政事,于午前结束了今日朝会。

谢信本想再次强行搭林策的车回府,可惜散朝时被几位公卿叫住,同左相一起寒暄。

等到应付完这群同僚,匆匆赶到皇城门口,将军府的马车早已离去。

……

隔日休朝,周则意去往长宁宫,给董太后请安。

祖孙二人闲谈间,太后忽然道:“听闻前日,鹤生入宫求见?”

周则意点点头:“他原本打算云游四海,然而过了一月,改了主意,想继续留在我身边。”

太后欣慰一笑:“他能有这份心,着实不易。”

“当年你在侯府,不知何时才能有出府的一天。鹤生已做好此生只能永困侯府的最坏打算,留在你身边照料。这十年你二人也称得上一句相依为命。”

“如此忠心耿耿的下人极其难得,理应重用。你打算如何安排?”

“孙儿想把他安插在羽林卫中。”

太后奇道:“为何不直接让他在永泰宫中伺候?”

“宫里的男子都是宦官……”

“这有何妨。”太后毫不在意,“宫中只有我们祖孙俩,并无别的嫔妃。就算你以后有了三宫六院,他只要别和宫女厮混,坏了宫中规矩,外人能说什么。”

“出了宫,那些公卿家宅里的仆役,不都是正常男子。”

周则意淡淡一笑:“多谢祖母。孙儿明日就安排鹤生进宫。”

“鹤生和你相伴十年,熟知你的喜好和习惯,和永泰宫内其他宫人相比,应能将你伺候得更加妥帖。有他的精心伺候,哀家也能宽心。”

“话说回来,意儿,”太后借着鹤生的话题开场,说出这场谈话的本意,“听宫人们说,你有了一个人意中人?是林策麾下的一个兵士?”

周则意静默半刻,坦然承认:“他是镇北军宇字营的一个……”

“咱们祖孙十年未曾见面,在哀家的眼中,你一直是记忆中那个半大的少年。”太后并未打算听他细说,喟然长叹,“而今恍然发觉,你已年满廿二。若非一直待在侯府,早该娶妻纳妾,哀家现在已经抱上了曾孙。”

“在长辈的眼中,儿孙永远是稚子幼童。哀家一直觉得你年纪尚小,竟忘了考虑你的终身大事。”

周则意缄默不语,太后继续感慨:“昨日左相进宫和哀家叙旧,哀家骤然惊觉,咱们都老了,儿孙们也到了该成家立业的年纪。”

“意儿,过去十年你受了不少苦,是该找个知冷知热的可心人,为你加裳添衣。”

“左相有个孙女,正巧到了适婚年纪。王家的嫡女你清楚,出身高贵,知书达理,都是温柔贤淑的金枝玉叶,配得上王妃之位。”

“你日后登帝,王家的嫡女,也有统领后宫,母仪天下之能。”

“既然意儿也有成婚打算,祖母就派人去左相家下聘提亲,你和王家千金择日成婚,你看如何?”

周则意静静听完太后说话,平淡道:“祖母,你已知晓,孙儿已有意中人。”

“这也不碍什么事。”太后满不在乎,“你把正妃定下,等登基为帝,后宫三千佳丽随你宠幸。”

“孙儿情有所钟,此生只想同他一人共结连理,绝不会另外娶妻纳妾。”

“意儿。”太后加重几分语气,“你应当明白,皇祖母这一举动的意图。”

“孙儿明白。”

周则意在外廷毫无根基,急需世家豪族的支持。

恭王身毙,广湘王失势,原本支持他二人的世家公卿,如今要另寻拥立的皇子。

左相看中了淮王,想把嫡出的孙女嫁他。

周则意娶了王氏,便能得左相和王家的支持,对他而言乃极大助力。

“你既然明白,祖母尽快找个机会,过几日安排你二人见面。”太后教导道,“意儿你这般龙章凤姿,天下女子见了,岂有不动心的?你再说几句甜言蜜语,把王家千金好好哄一哄,让左相看到你的诚意。”

“你们尽早成婚,一旦有了这个王妃,离帝位就不远了。”

“吴王周宽的王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