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15章 皇帝和太子(2 / 6)

加入书签

书令、广禄大夫。

唐朝建立后,领兵平定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刘黑阀,等割据势力。为唐朝的建立与统一立下赫赫战功。拜天策上将,受封秦王。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被册封为皇太子。

同年八月初九日,唐高祖李渊退位,李世民登上皇帝位,年号贞观在位,初期听取群臣意见,虚心纳谏,对内文治天下,厉行节约、劝客农桑、实行休养生息。国泰民安开创贞观之治,对外开疆拓土,攻破东突厥与薛延陀征服高昌、龟兹和吐谷浑,重创高句丽,设立安息四镇与北方地区各民族融洽相处,获得尊号“天可汗”为唐朝后来的一百多年盛世局面奠定重要基础。

贞观23年5月14日(649年7月10日)李世民驾崩于含风殿,享年52岁,在位23年,庙号太祖谥号文皇帝(后加谥号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葬于昭陵。他爱好文学与书法,有诗作与墨宝传于世。

————

人物生平

晋阳起兵、四方征战,还有玄武门之变,贞观之治,帝范教子、因病去世

帝范教子:贞观22年正月,唐太宗将他撰写的帝范12篇赏赐给太子李治,并对其告诫,你应当以古代的圣贤圣者贤王为师,像我这样是绝对不能效法的,因为如果取法于上只能仅得其中,要是取法于中就只能仅得其下了。我自从登基以来,所犯过失是很多的。锦绣珠玉不绝于前,公示台戏屡有新作,因损无远不至行,有四方共遁凡劳,所有这些都是我放过的最大过失,千万不要把我当做榜样去效仿。

——————

为政举措

政治:任用人才

李世民登帝位不久,按秦王府文学馆的模式,新设弘文馆,进一步储备天下文才。李世民知人善任,用人为贤,不问出身。初期招揽房玄龄、杜如晦,后期任用长孙无忌,杨士道,褚遂良等皆为中直廉洁之士,其他如李靖为一代名将。此外,李世民不计前嫌,重用建成臣子魏征降将尉迟恭,秦琼等人,人才济济。

其外命高士林等人重修氏族制,看重立德,立言、立功,以功臣代替原来的贵族,又通过科举吸纳有才干的平民人士,用科举代替门第,从而使寒门子弟入朝,为政坛带来新气象。此外,更接纳能臣的建议,命宗室出任官吏,用来革除其坐享富贵的恶习。

完善制度

李世民在位期间使隋朝的制度更趋于完善。中央方面延续了三省六部制,特赦政事堂,以立和议,问,政并收三省互相牵制之功效。地方上效仿了隋代的郡县两级制封全国为十个监区。此外,刑服兵制、御兵于农、均田制、租庸调,是科举制度均有发展(汉承秦制、唐留隋风)

—————

经济方面

李世民在经济上李世民在经济上实行均田制和租用料制,使农民有可能安定生产工作,有势促进了经济的发展。重视农业,减轻农民赋税,劳役,戒奢,从简节制自己的享受欲望,革除民少利多的弊政,利于减轻人民的负担。

贞观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少有不歧视商业的王朝,不但不歧视,还给商业发展提供了许多便利条件,进一步体现了李世民将眼光放大很远。在李世民政府的倡导下,贞观王朝的商业经济有了迅速和长足的发展,新兴的商业该城市向雨后春笋般兴起,当时在世界上出名的商业城市有一半以上集中在中国,除了沿海的广州,民州,福州,还有内陆等洪州,扬州,益州和西北的沙洲,凉州,首都,长安和陪都。洛阳则是世界性的大都会。

自汉朝开辟的丝绸之路一直是联系东西方物质文明的纽带。唐朝疆域辽阔,在西域设立了安西寺镇西部边界,直达中亚的十国就是现在的哈萨克斯坦,为东西方往来的商旅提供了安定的社会秩序和有效的安全保障。丝绸之路上的商贩布局意图,品种繁多的大宗货物在东西方世界往来传递,让丝绸之路成了整个世界的黄金走廊。

—————

军事

贞观二年四月,数方人,两路人杀,下周割据势力首领梁氏都归降唐朝,唐朝统一全国。贞观四年,李世民命李靖出师塞北,挑战东突厥在东亚的霸主地位。唐军在李靖的调遣下灭亡东突厥,李世民因此被西域诸国尊称为“天可汗”。

贞观八年吐谷浑寇边,太宗派李靖,侯君集李道宗出击,次年吐谷浑浮云可汗,逃入沙漠后为国人所杀。太宗另立吐谷浑国王。

贞观十三年,太宗以高昌王闻泰,西域未朝贡,遂命侯君集

薛万彻等率兵讨伐高昌。次年,高昌王病死其子继位投降,唐朝太宗于是在高昌首府交河城置安西都护府,西域各国随后都到长安朝贡。

贞观19年二月,唐太宗以高句丽摄政事主虐民为由,亲率六军从洛阳北境率兵攻打高句丽,唐军取得多次大胜,最终因为当地变冷,草枯水洞、是土马难以久留,而粮食快要吃完了,所以班师回朝。

贞观21年,太宗命牛进达,李海案率军从水路两边进了高句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