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7章三教九流(2 / 2)

加入书签

换成别的蟊贼,这下非得露馅。

古代又没有身份证,晚清末年,还有人冒充溥仪行骗呢。关键是李中堂恰好来了,这让插天飞心头一紧,却不动声色,继续跟着河督往府衙外走。

李鸿章站在府衙门口,等待河督接驾。

这边,河督领着插天飞出

来。插天飞化妆成老人模样,河督毕恭毕敬,对着插天飞点头哈腰,儿子孝顺亲爹也就如此了。

见到李鸿章,插天飞瞪了两眼,怒气呼呼的一甩袖子,理也不理,径直上轿走了。

河督见状,以为老爷子还在生李中堂的气,更是赔笑跟着轿子跑,表示自己的孝心。

李中堂见状,以为插天飞假扮的老头是河督的父亲,有道是百善孝为先。儿子把老子气着了,河督赔笑跟着跑也是情有可原,便没有出声。

等河督亲自把插天飞送出城,回来见李中堂。李鸿章问起刚才的事,河督把始末说了,气得李鸿章不好。

毕竟莫名其妙多了个爹,换成谁都不可能像捡了钱那样高兴。

半晌,两个封疆大吏方才知道上当受骗。

等派人追赶,插天飞带着手下早已遁入山林,不知所踪。

此所谓“面”字诀骗术,意思是在脸上和人物上做手脚,假扮成某人进行诈骗。能以假乱真,堪称绝技。

想那插天飞,行骗之后恰好遇见李鸿章,却能不慌不忙,从容应对,光这份心理素质和机敏,就让人拍案叫绝。

难怪有明清第一大盗之称。

千门中的“玄”字诀,就有点鬼神色彩了,《聊斋》中的造畜,便是玄字诀的千门秘法。

据说拐卖小孩,将小孩皮肉割破,趁着血液未凝,将新鲜的兽皮混合秘药裹在孩童身上。几年之后,人皮和兽皮长在一起,小孩就变成半人半兽的动物模样。

此所谓“造畜”,有点阴阳秘法的意思。将这种孩子拉到城镇卖艺,往往收获不菲。

或是将拐卖的孩子养在坛子里。几年之后,孩子头大如斗,四肢却如同火柴纤细,已经变成了侏儒怪胎,用以招揽生意。

旧社会中,阴阳先生往苦主家放小鬼,然后进行

诈骗,这也属于千门“玄”字诀的一部分,通常带有迷信色彩,不可尽信。

最后一个,是千门中的“谈”字诀,这类技艺最是考量功夫。

所谓谈,就是说话。靠唇齿之间,三言两句,将钱财骗到手,而苦主哑口无言,便是“谈”字诀中的精髓。

颇有点铁齿铜牙的意思。靠三寸不烂之舌,洋洋洒洒几句话,叫人落入彀中,无法自拔。

明清时期,扬州城有个地痞,叫朱福保,擅长谈字诀骗术。

某日,在扬州城古董店,朱福保看中一件前朝大瓷瓶,价值千两白银。朱福保故意找到掌柜,问起瓷瓶价值。

掌柜说:非白银二千两不可。

朱福保故意丢出百两银子:我看这个瓷瓶,只值百两银子而已。

掌柜大怒,赌气说道:才百两银子,只够买一个瓶耳。

所谓瓶耳,就是瓶子烧制的时候,两边加上的装饰品,如同人两个耳朵,叫做瓶耳。

朱福保立刻道:好,我就用百两银子,买一个瓶耳。

说罢,掏出腰间匕首,要割掉瓷器上的瓶耳。瓷器收藏,讲究个完整,有裂的瓷器,价格都会大跌,何况被砍掉个耳朵!

烂掉的瓷器,不管多珍贵,比泡菜坛贵不了多少。

掌管大惊,连连哀求,但苦于刚才说错话,畏惧朱福保的凶狠,竟不敢反悔。

最后,价值千两白银的瓷瓶,被朱福保以百两银票收购。可见江湖谈字诀的奥秘,确实有化腐朽为神奇的独到之处。

甘罗三言两语,为秦国离间燕赵,助秦收三十六城。

可见说话确实是一门艺术,说得好,能为己牟利,甚至为国开疆,不亚于军队。史书中,不乏将人骂死的记载,想来也不是空穴来风。

比如青八子和菜头两个人吧。

青八子笑起来很好看,菜头看起来很好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