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2章禹王弑舜(2 / 2)

加入书签

再说下去就儿童不宜了,我和刘半仙停住话茬。

他给我讲了一种九嶷山的另类说法。

舜帝晚年,南巡江汉。大禹随王伴驾,埋伏人手,准备在风光秀丽的九嶷山弑君登基。

进入九嶷山时,飞鸟从天空掉下来示警,舜帝略有怀疑

,却没有立刻离开。

一路走入山坳,岩石开裂、河水倒流、白虹贯日、乌云盖顶、草木枯萎、地动山摇、狂风不绝、夏日降冰。

古人认为阴阳感应,祸福相害。

但凡帝王陨落,天地都会出现征兆,表示示警,叫做天象。

舜帝被禹骗入九嶷山中,天神九次示警,舜帝九次怀疑,均被禹巧言敷衍过去。

直至将舜引入山坳,禹王一声号令,左右将舜缢死于银杏树下。

为了掩盖弑君罪行,禹下令将舜帝尸首割裂,分别埋在附近几座山峰。

怕人挖出尸首,将九座山峰的外形、轮廓、大小都修葺得一模一样,以此混淆旁人视线,使人不知尸骨葬于何地。

舜帝南巡时,有娥皇女英两名妃子陪伴。

听闻舜帝驾崩,二妃溯潇水而上,沿大小紫荆河而下,寻访舜帝尸身。进入九嶷山,见九座山峰相似,无从辨别。

故而有“九峰相仿,终未得见”的遗憾。

禹弑舜于九嶷,藏尸骸于山川。听闻娥皇女英至,禹欲逼二女为妃。二女抱竹痛哭,宁死不从。

斑斑血泪洒在枯竹上,当地人称这种竹子叫湘妃竹,传说上面还有二妃的鲜血。

舜帝进入深山,九次生疑,九次化解,因此称之为九嶷山。相传九座大山,其中埋葬舜帝真身,陪葬诸多珍宝。

禹杀二妃之后,将尸首埋在山脚,令夫妻不能合葬。

大禹之后,选伯益为禅让制的接班人。禹死之后,夏后启杀伯益自立,灭有扈氏,乃有夏商周三代,是家天下。

刘半仙在电话那头幸灾乐祸:“所以啊,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你看看,我不给你说,你小子上哪查?玉祖仙啊,说归隐是假,我看他想找舜帝尸骸是真。”

“即使大禹弑君于九嶷山,找到舜帝尸骸又能怎

样?”我不解问道。

玉祖仙是倒斗的,又不是学者。哪怕找到舜帝尸体,证明舜帝死于谋杀,最多推翻禅让制的说法,对人的利益而言并没有什么帮助。

“鬼阙楼,天子尸,能得长生。夏朝的天子尸尚且有长生秘密,跟西王母有一腿的舜帝就没有吗?”

“等等,有一腿?”我热血沸腾。

“是啊。”刘半仙对国家正史没有兴趣,这种公公扒灰两口子婚后出轨的小段子,却如数家珍。

“虞舜跟西王母好得很。《帝王世纪》,曾说虞舜执政,西王母献玉环两枚,奉益地地图。你说说,没点关系凭啥送钱又送地?”

“刘半仙,你这到底是老江湖,挺正常的投降事件,愣是被你分析出三角恋了。”

西王母时期,西北落后的蛮荒部落明显不是中原王朝的对手,割地称臣不是很正常的事?

史书中,有“虞夏”的说法。夏朝未必是我国最早的奴隶制王朝,古籍中的唐尧、虞舜,也许指的是国号名。

“永远不要高估人性,更不要和人性作斗争。”刘半仙训诫我。

我直抽抽脸:“是啊,我的电话卡要欠费了,真的不能高估您老的人性。直接告诉我,到了九嶷山后,我去哪找最原始的舜帝庙。”

“嘿,我要知道我早动手了,轮得到你嘛?”刘半仙老不正经的笑道。

“”

“九嶷山的舜帝陵藏得深,玉祖仙他未必能得手。我说,要不咱们合作,二一添作五,老夫很地道的。”

“你再废话,我举报你信不信。”我恨得牙痒痒,这老东西脸皮比青八子还厚,每天都是用砂纸擦脸吗。

“好了好了,依老夫看,最原始的舜帝庙,只怕不容易找到。不过嘛,你可以去娥皇峰西北的原始森林保护区试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