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0章天地最高之处(2 / 2)

加入书签

:“这个自然。小兄弟你,不是普通人啊。”

“呵呵。”我笑了笑,并未正面作答。

上古时期的神话,瑰怪,神秘,玄奥。

那个时代,有神仙,有鬼魅,有不可思议的人力天工。总之,那是个奇迹时代,任何人读到那段看似疯癫的记载,都会产生好奇。

不爱说话的徐宁也主动问我:“莫非尧舜时期的大洪水,和西王母有关?那种级别的洪水,几乎淹没了整个南方和北方,靠人力不可能做到吧。”

“未必。”

我暗道,尚书里

面,关于洪水的记载,是因为浊河与长江同时暴涨,携带的泥沙冲毁了堤坝,淹没了农田和山林,几乎毁灭了整个华夏文明!

水位之所以暴涨,现代有科学家分析,是远古气温上升,导致浊河长江源头的高原冰川融化。

我想,假设西王母国掌握了焚炎之风的力量,那么瞬间产生的数百万甚至上亿的高温,足可以融化几百米厚的亘古玄冰!

想制造一场史无前例的洪水,对被赋予了神权的母系氏族而言,似乎并不是什么难事。

西王母国统治着西北的冰川和高山,国都恰好就在华夏两条水龙脉的源头附近,可以说,从某种程度,这个国家握着华夏文明的根源和命门!

难怪夏商周那么多天子都非正常死亡。

到了穆王时期,西王母国才被灭掉。这个传承超过三千年的古老部落,不是任何中原王朝可以敌对的。

那是青鸟的国度,是神话史诗的源头。

离天最近,世界最高!

藏地的阿里地区,被誉为世界屋脊的屋脊,那是藏地平均海拔最高最高的地区。

阿里地区的北部,就衔接着今天地图上的昆仑山。它的东部,接触着敦煌一地的祁连山余脉,南边深入雅鲁藏布江和峡谷,中部横亘唐古拉山脉支系,是整个地球的一块突兀龙头所在。

昆仑一词,翻遍尔雅、广雅、康熙字典,都找不到任何解释。

这个词,根本不存在于汉语的词汇之中。也就是说,目前没有任何书籍,可以解释“昆仑”两个字到底是什么含义。

古代人不可能胡乱取名。

因此南北朝的郦道元在《水经注》中分析,“昆仑”可能是某个古老文明灭亡之前,留下的音译符号。

也许与佛教的弥勒山有关,佛经称其为“魏摩隆仁”。

传说此山为世界之中心,有永恒不灭之法,可长存不亡,日

夜放大光明大智慧,与天地同在。

西周时期,认为昆仑在群玉之山附近。唐朝时期,认为昆仑在祁连山以西三百里。明朝时期,认为昆仑在星宿海北。

现代地图上的“昆仑山”,与古籍记载的“昆仑”相去甚远,那里据说是伏羲氏和女娲氏交媾的道场,是父系母系两族融合的地方。

我总结道:“正因为西王母国主宰着华夏河流源头的冰川,能引发大洪水,先民才制造了青铜量斗,这是监测水位和含沙量的工具,相当于木匠的尺子。”

“五帝时代,父系氏族急剧扩张,开始由部落发展成王国。到了尧舜时,更逼西王母献上益地地图以求自保。这令西王母心怀不满,融化冰川引发洪水,妄图借助天灾毁灭中原王朝。”

量斗是古代水文监测工具,明清时期还在沿用,是预测浊河水患的科学技术。

它的用法很简单。

铸造两个重量相同的量斗,通常是一升的大小。

其中一个,装满干净的泉水,另外一个,把每年的浊河河水装进去,放在天平上称。

同样是水,浊河的水肯定比普通的泉水要重。

因水里含有大量泥沙,泥沙的密度大于水,因此浊河之水,比平常山泉重二三分。

把两个量斗装满水放在天平上,开始加砝码。

如果砝码的重量低于三分,则表示今年浊河的河水,泥沙量不大,不会淤积河道,引发山洪。超过三分,则代表有决堤的可能。

超过五分,则要迁徙两岸数百万人口,到高山避祸。

到了秦汉以后,浊河一斗水,有泥沙五六,这个标准在不断增加,所以开封被浊河淹了五六次,导致了城摞城的恐怖地理位置。

我的解释得到了朱学正的认可,他确信我懂得锺文,那么此次藏地考察,我将是不可或缺的角色。

他便很痛快给我办了证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