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捷奏(2 / 2)
人手中。”
谏议大夫优旃说道:“这件事没有什么好商议的,那便治理!”
王绾缓缓开口:“朝廷有什么人可以派?”
主爵中尉王序说道:“原来王公要议的是这件事啊?”
“嗯!”王绾继续说道:“自战国起,燕、赵、秦三国,都曾修筑长城拒胡,后来秦灭六国,这些长城就失去了作用。”
“蒙恬花了两年,耗费万石粮食和刍藁才收回北假。”
王绾开始主持集议:“这件事,诸公认为如何呢?”
优旃率先开口:“朝廷实行征辟制和军功爵制,难道这些不够充任吗?”
征辟,是朝廷最主要的制度。
先前的孔鲋受征辟来到朝中。
王绾摇摇头:“征辟的官吏是远远不足够的。”
诸公陷入沉思。
主爵中尉王序说道:“商君时,用征召和推铎的方式推举人才,十里八乡中满腹经纶和乐善好施的人被推举出来,征召到朝廷,使秦逐渐强盛。”
“现在有许多获得爵位的人,没有获得官职,应该征召他们出来做官啊。”
“公认为怎么样呢?”
要以爵位授予官职。
诸公闻言陷入沉默。
身为内史郡内史腾最有发言权:“他们是不懂得治理郡县的!”
诸君不知道。
其实军功爵制有个缺陷,哪怕商君也无法弥补这样的缺点。
军功爵制,绝对公平,不论是奴隶出身、匠人出身、农户出身、倡优出身,只要获得军功,就能得到爵位。
获得爵位的人,他们的前身可能是匠人、农户、倡优。
他们怎么懂得治理郡县呢?
蒙毅体会意思,点点头:“像优旃大夫这样的很少。”
他继续说道:“诸君认为,任子制如何?他们担任君上的中郎、侍郎、郎中,经过考核可以提拔。”
蒙毅说的是一条路径。
朝中还有许多大臣的儿子,尚未进入朝廷充任,廷尉的儿子李由、王贲的儿子王离。
优旃点点头:“长史说的有道理。”
尉缭一语道破:“任子总有用完的时候,干柴烧尽,又如何添加新柴?”
诸公陷入沉默中。
胡毋敬手很快,一笔一笔,把诸公商议的事记录在竹简中。
尉缭站起来说道:“今日尚未有定论,诸君不如先回去想想,再来商议,王公认为怎么样?”
王绾颔首点头:“嗯。”
九卿纷纷站起,李斯也站起身。
陈远青一揖,跟着尉缭走出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