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空对空导弹2(1 / 3)
§§§第二节 中距空对空导弹
一、美国AMRAAM先进中距空对空导弹
●1.基本概况
“阿姆拉姆”(Advanced Medium Air-to-Air Missile。AMRAAM)空对空导弹是美国研制并装备使用的第四代先进中距空对空导弹。也是当今世界上最先进入现役、具有发射后不管和多目标攻击能力的中距空对空导弹。休斯公司为主承包商。雷声公司为第二主承包商。1991年首先进入美国空军服役。1993年进入美国海军服役。并向国外大量出口。AIM-120A型导弹到1994年12月停产。共有3500枚。美国空/海军在AIM-120A的基础上。发展改进型AIM-120B/C/D/E。并为外国用户发展专用型。迄今为止。雷声公司已经交付了各型AIM-120导弹约12000枚。该导弹现已装备的飞机有美国的F-15、F-16、F/A-18。德国的F4F。英国的“海鹞”。瑞典的JA-37“龙”和JAS-39“鹰狮”;正在进行装机试验的飞机有F-22。“欧洲战斗机”。“海鹞”Ⅱ改。“美洲虎”攻击机。
●2.结构和性能特点
AIM-120A导弹广泛应用了20世纪70年代以來在结构材料、制导和控制、雷达技术、固态电子学、高速数字计算机等技术领域所取得的成果。反映了世界空对空导弹领域在20世纪70~80年代所达到的最高水平。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先进的中距空对空导弹。该弹采用大长细比、小翼展、尾部控制的正常式气动外形布局。体积小、重量轻。飞行速度快、机动过载大。最大射程达到80千米。
导引头舱内装雷达天线罩、弹载雷达、电子组件、惯性基准装置、目标探测装置、电池组、线束以及结构部件。制导体制采用惯性中制导与I波段(8~10GHz)脉冲多普勒主动雷达末制导相结合的复合制导。提高了导弹的最大发射距离和载机的解脱距离。并获得发射后不管和多目标攻击能力。弹载计算机利用导引头获得的目标距离和接近速度等信息。计算出最佳引爆延迟时间。输给引信引爆战斗部装药。以获得最佳杀伤效果。位于弹体中后部的发动机舱。内装1台少烟、两级推力、高总冲固体火箭发动机。位于弹体后部的控制舱。内装4个独立的电动伺服舵机、4个锂铝热电池组、1个数据链天线和用螺栓与火箭发动机尾裙上的钢制壳体相连。
●3.性能数据
最大射程:75千米
最小射程:800米
最大速度:4马赫
最大过载:40g
制导系统:惯性中制导+主动雷达末制导
引信:主动雷达引信
战斗部:高爆炸药。重23千克
动力装置:1台固体火箭发动机
弹重:152千克
弹长:3.65米
弹径:178毫米
翼展:630毫米
二、美国AIM-7“麻雀”导弹
●1.基本概况
“麻雀”系列导弹是美国研制的雷达制导中距空对空导弹。该系列的研制工作于1946年开始。至今发展了12个型号。由于不断改进使导弹的性能不断提高。各型导弹的性能也不尽相同。其射程从开始的8千米增加到46千米。在1999年3月的北约入侵南联盟的空袭中。美国飞机首次使用“麻雀”空对空导弹。在“海湾战争”的空战中。美国空军用AIM-7M共击落了25架伊拉克飞机。
“麻雀”(AIM-7)空对空导弹是战后美国研制并装备使用的第二种空对空导弹。也是世界上装备使用最为广泛的一个中距空对空导弹系列。与当时分别由休斯飞机公司和美国海军军械试验站自筹资金研制的“猎鹰”和“响尾蛇”空对空导弹不同。该弹是唯一由军方主动投资发展的空对空导弹。研制单位是美国斯佩里公司和雷锡恩公司。
●2.导弹结构特点
从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在“麻雀”ⅠAIM-7A基础上发展成为包括AIM-7B/7C/7D/7E/7E-2/7F/7G/7H/7M/7P/7R型号。并划分为三代产品的中距空对空导弹系列。还改进扩展为包括RIM-7E/7H/7M/P型号在内的舰对空导弹系列。由于受半主动雷达制导体制的限制。“麻雀”空对空导弹系列固有的共同缺陷是不具有“发射后不管”能力。使载机在发射导弹之后不能立即退出攻击而降低生存力。也不具有“多目标攻击”能力。使攻击相同数目敌机需要出动更多架次的载机而易遭更大损失。因此。在1991年海湾战争之后。“麻雀”空对空导弹的生产线关闭。“麻雀”空对空导弹经过40年的发展已经走到尽头。现役和库存的“麻雀”空对空导弹各型号将逐渐被第四代中距空对空导弹。。“阿姆拉姆”AIM-120A所取代。
该系列各型号导弹采用相同的全动式弹翼控制的气动外形布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