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精彩对话·激情辩论(5)(3 / 3)

加入书签

然有租金收入,房子就属于投资品了,投资品仅仅限于国与国之间的比较,住房贷款的时候都是投资性的,是消费信贷,住房本来就是居住用的,否则叫什么住房。

时寒冰:一般的,这个楼房价格是每平方米不超过1000块钱。如果要是带电梯,就是1300块左右的建筑成本。但是要卖9万块钱,中间有一部分是地价,更多的是在中间的环节。

曹建海:所谓的地价其实就是中间环节构成了地价。

主持人:房子卖贵了是地价在涨。

时寒冰:我认为它是偷换时间概念,现在开发的很多土地都是在过去拿的地,甚至上世纪90年代的地现在还有很多。从广州收回来的地就可以看出来,很多都是上世纪90年代出让的土地,开发商建的高价房是建在很久以前拿来的地上。那个时候土地的价格还是比较低的,所以说很便宜的时候拿来的地不算,它是把现在的高价格算到这个地里面,这样一算赚的比例就高了。

主持人:开发商疯狂拿地对我们中国房地产走向有什么影响?能预测一下中国房地产今后的走势吗?

曹建海:如果想把房价打下来,这是非常简单的事情。上海现在的房子每平方米3万块,我说这个价值顶多3000块。如果3万跌到3000我们看不到,我们一定会看到10万跌到3000的这一天,这个对中国的经济的危害是很大的。给我们的老百姓提供经济适用房,经济适用房在新开发楼盘里面占50%,我相信,上海的楼价绝不可能再上涨,如果我们按照新加坡这种方式,给80%的老百姓提供经济适用房,我们每年开发的楼盘里面其中80%是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我相信上海的房价会一路回归到最合理的水平。

牛刀:国务院最近的“24号文件”其实给这个市场有一个暗示。这种暗示就是,政府加大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的建设,并且把这两种产品做到整个住宅供应的60%。如果政府能够做到这一点,房价也就很快降了,因为我们的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能够占到这个城市和这个国家每年推广总量的60%也就差不多了,房价降下来就会很快。但是目前我们看到金融界也有一些动向,包括深圳现在首付审理得非常严格,这都是为了抑制房地产的投机。上海有人在世茂滨江买了2600万元的房子,最后估值7000万元,在银行贷出了4900万元,所以这种现象必须得到抑制。

时寒冰:我跟他们两位略微有一点区别。我认为我们的市场化已经走到今天了,也不能完全回到过去。经济适用房到底占多少比例合适—这既关系到民生,又给市场注入了一定的活力—应该进行一个比较系统的调查,比如多少收入、多少资本,根据这个决定廉租房占多少比例最符合中国的情况,经济适用房应该占多少的比例。如果把这个东西弄清楚了,在出台这个政策的时候相应会比较合理一点。现在没法断定哪个更合适,如果全部做成经济适用房也有一个麻烦,可能又回到过去福利分房的时候了。

外资大量进入中国来炒楼、炒地,这个时候聪明的办法是把中国房价掉下来,真正让外资套牢,这就为中国作贡献了。美国楼价跌了之后日本人为美国人作了巨大的贡献,反过来刺激了美国经济增长,让日本人遭受了重大的经济损失。

房价涨与垄断也有很大的关系。只有开发商能建房子,而集体建房、单位建房在很多方面都被禁止,这个垄断在强化。开发商有一个观点,如果离开了开发商建的房子,市场会更乱,而且老百姓建房子的成本会更高。实际上不是。德国允许老百姓自己建房,比如说一块地,政府提前把规划做好,这块地应该建多高的房子,这个屋顶的颜色是什么样的,这个屋檐有多宽,这个旁边应该种的树的树种都有规定,谁都不会乱。

主持人:我们今天的《地产三剑客》节目就进行到这里,在节目的最后有请三位老师对我们节目说一句话。

曹建海:祝《地产三剑客》越办越好,成为中国房地产产业的一个焦点。

时寒冰:希望《地产三剑客》能够推动一些民生问题的解决。

牛刀:《地产三剑客》应该成为中国房地产界的思想先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