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精彩对话·激情辩论(8)(1 / 4)

加入书签

曹建海:如果仅仅考虑城市人口的话,年轻人的比例在减少,老年人、长辈空下来的房子在增多,从这个方面来说房子是在增多。但是我们还要看到2亿多的农民工,他就是免费获得住房,也要装饰、装修、买家电,支付物业费、购买零售商品,所以这种拉动是巨大的,所以要让这部分人以合理的价格获得住房。

邹东涛:近一两年来国家正在出台很多关于保护和关爱低收入者的住房政策,包括金融政策、其他的保障政策等等,这些政策还不完善,正在进一步推进当中,我们可以提出建议。关于基本层面上,房地产价高和低收入对接起来,我们应该这样思考: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要关注全体人民。一个观点是,刚才牛老师说开发商是整个社会的一部分,开发商的房价太高了我们要想办法解决,但是我们不能说把它灭掉,开发商做一个产业关系到大量的就业者、关系到大量的建材行业,开发商一垮台,建材行业垮台,就业者的失业也会带来很多负面效应。

和讯网:我们不是让开发商全部死掉,而是不能让开发商这一家垄断住房市场。

邹东涛:比如说牛凤瑞教授和邹东涛都是开发商的走狗,走狗是坏人、是敌人。

牛凤瑞:学者做谁的走狗都不是好事,你做别人的走狗,在别人后面摇尾乞怜,那你还是一个学者吗?

邹东涛:我非常赞赏曹建海研究员以民为本的思想,要关注人民、立足人民,研究改革,他的这个思想我很赞赏。但是我马上想到,以人为本非常重要,我们长期要实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一个方向。我们的学者要有更多的以人为本的思想,要少一些民粹主义,民粹主义是反面的,会带来更???的危害。

牛凤瑞:你们可以看一下十七大报告,第一句话发展是第一要务核心是以人为本,最后那句话,根本的方法是统筹兼顾。像刚才咱们说的这个,都只是说了一个方面,要从统筹兼顾来考虑的话更多。

邹东涛:制定结构性住房政策就是统筹。

曹建海:这就说明我们现在还是以增长为第一要义,增长不一定是发展,建筑面积是扩大了,但是大家买不起。

牛凤瑞:在城市化加速的过程中,首先我们的马路也好、城市建成区也好,首先得有规划,建成了才能进人,这种阶段性的现象是必然的,不可能是人口和占用的土地同步增长,那只是理论上的。

曹建海:建成区不包含正在施工的项目,这是统计局的数字。

牛凤瑞:咱都用统计局的数据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来。

曹建海:但是建筑面积和人口数这是最简单的除法。

牛凤瑞:人均居住面积要增加这是住房改善的基本标志之一。

曹建海:好多人买不起,只有少部分人买多套,这是没有意义的。

牛凤瑞:比如说我们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可能多数人买得起房吗?

曹建海:应该让多数人住得起房。

牛凤瑞:住什么样的房子?是50平方米还是20平方米?70年代我结婚的时候单位给了我一套12平方米的房,时代不同了我们的期望值也在变。

曹建海:现在人均面积很高了,已经接近30平方米了。

牛凤瑞:北京市多少?

曹建海:北京市早就超过20了。

牛凤瑞:这个书我搞了这么多年了,我认为这个书的立场没有违背学者的良心,这是第一。第二,欢迎诸位进行批评,但是你们以往的批评没有达到我这个书的水平。

曹建海: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我们过去的行业研究都是站在企业的角度来做的,牛老师这本书从另外一个角度说就是方法问题,是站在企业立场还是社会公众的立场去研究,这可能是一个方法、立场的问题。

邹东涛:我有一个感觉,咱们做了一百多种蓝皮书,现在各个行业都有,不敢说每篇文章都做得非常优秀,起码从大多数文稿来说,作者没有专门站在企业立场上来考虑,是站在社会立场上来考虑的。我想整个社会在发展,学者、思想者怎么看待社会的发展。

牛凤瑞:我跟广大的公众说,你想以比较低的价格买到房子吗?那你要鼓励多建房,建好房,增加有效供给,你想买到真正价廉物美的房子,你就不能够反对所谓开发商的暴利,因为只有较高的利润回报才有更多的住房供给。

曹建海:只要向世界各国一样放开自建,暴利立刻消失。

和讯网:为什么现在只让开发商来建呢?

牛凤瑞:这是政府的事。

曹建海:咱们这种体制是不合理的。

牛凤瑞:你们讲政府和开发商进行垄断,跟咱们整个国家的体制是有关系的。

曹建海:这个需要深化改革,继续这种体制的话,房子建的再多也没有用,现在房子开发量和开发速度增长非常快,但是房价还没有下来,因为我们现在是托市政策,没有这次金融危机的话中国房价还不知道降了多少。

牛凤瑞: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